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它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节气物候
立冬分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意思是,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节气习俗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冬泳
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节气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二首》(其二)
宋·仇远
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2024年11月7日
二十四节气·立冬
宜 蛰居问学,思索、沉淀
忌 焦躁不安,骄傲自满
前段时间,某大v曾断言:“文科都是服务业。”这一观点引起人们对“文科”的谈论热潮。
然而,不论是拥趸者还是批驳者,都急于抛出自己的见解,证明这一断言的正确与否。当议论热潮褪去,人们的疑惑仍没有消失:大家争论的“文科”是什么?学文科,究竟在学些什么?
文科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简称,知名社会学家吉见俊哉曾言:“人文社会学科思考语言、身体及心性、风景,而自然科学则讨论信息、人体与大脑、环境。即使实质上是同一个现象,也有着将其视为我们自身内部的问题,还是视为我们外侧的问题这一角度上的差别。当视为我们自身的问题时,价值与意义便成为问题的核心。对此一直坚持不懈展开思索的学问,正是人文社会学科。”
那么,从这一定义出发,在适合蛰居问学的立冬时节,让我们步于这一学科的交叉口,在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中,领略人文社科的极致魅力。
问学荐读
01. 思维
质疑、批判与建构
● 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 当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性指南读本
出版日期:2023.08
豆瓣评分:9.3
阅读指路 >>>
尤尔根·哈贝马斯
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本书是当代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大师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作品集。
在本书收录的九篇文章中,作者探讨了实证主义、阐释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主义等关键问题,寻找交往行动理论在这些问题中的角色与效力。
透过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追随他与各方学者论战的足迹,还可以从个人观点形成史的角度解读大师本人。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喜欢:
>> 左右滑动查看<<
02. 逻辑
理解、界定与阐述
清晰的理解是对法律作有效道德评价的第一步。
——哈特
出版日期:2023.03
豆瓣评分:9.7
阅读指路 >>>
哈特
现代法哲学的奠基人,位居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列,其创作《法律的概念》已是法哲学永恒的经典。
本书中,剑桥大学教授、英国国家院士马修·克雷默立足《法律的概念》,以清晰的框架与准确的论述,为所有对法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套理解哈特的法理论与当今法哲学最新发展的指南。
在目前已有的对《法律的概念》进行分析的著作中,这是公认的可靠、优质的权威版本。有读者评价道:“(此书)堪称批判性阅读/分析的典范,阅读体验极佳,你将惊叹于克莱默高强度、体系化的论证推进能力。”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喜欢:
>> 左右滑动查看<<
03. 视角
从微观、具体到系统
● 来自世界上最著名的自行车专家的有趣科普,文化史领域不可错过的优质作品。
出版日期:2023.03
豆瓣评分:8.4
阅读指路 >>>
自行车(1817- 至今)
从一座火山的喷发,到20世纪中国家庭的“三大件”之一,一部自行车的历史,也是人类走向解放的历史。
纵观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鲜有物件会在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演变之后,再度回归其原始形态,并借助现代科技完善这一形态。自行车便是其中一个独特案例。
技术史学家汉斯−埃哈德·莱辛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我们再度重现自行车的发展脉络。而透过作者简洁、幽默的叙述,我们将从两个轮子的转动中看见人类文明的宏大轨迹。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喜欢:
>> 左右滑动查看<<
这些杰出的人文社科著作,既是当代人文社科学子必读的权威著作,也欢迎每一位期望拓展自身学识的读者前来探索。
而透过阅读,再反观那些有关文科的观念之争,你可能会跳出论战的漩涡,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是什么样的环境孕育出这样的观点?为什么有人对此感到愤怒?这一观点是否隐含着对服务行业的歧视?以及它是否参与到建构某种歧视话语的体系中?……
当我们只看见外卖骑手频繁违反交规时,有人指出不合理的算法系统对他们的控制与规训;当我们习惯于“食堂阿姨”“快递小哥”等称呼时,有人指出这一称呼隐含的对职业与性别挂钩的偏见。
人文社科的价值正在于此,它始于问题或关怀,基于长期以来的现实体悟与社会经验以及一定知识与理论积淀基础上的洞察力,旨在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公平的社会。
而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或许学文科就是在养问题的意识,养一颗对自我、对人类的关怀之心。
养生荐读
温情养性,解郁舒心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但也不能因为寒冷而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然时间一久会情绪低迷。所以就算天冷、风大,也要出门走走,找朋友聊聊天。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用
认知行为策略走出情绪困境》
你的心情会不会随着季节、天气发生变化?又或者你经常因为一些问题而陷入灾难性的胡思乱想无法自拔,事后复盘时却意识到事情的根源其实不值一提?因为纠结某些问题去找朋友谈心,结果被他们的话语点醒,以新视角思考,立刻如释重负?当你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你的感受会发生变化,无数恼人的杂念自然会被一扫而空。
我们每天的经历都可以证明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如何思考,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如何。这个理念便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原则。
滋养食疗,固本培元
《饮膳正要》里“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入冬之后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冬至要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但要注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冬季气候条件不一,人们饮食习惯也不一,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食疗方式。
《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体质
不同,春夏秋冬的补法也不同》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时刻刻都受到天地之气的影响。懂得顺时而活、应时而食的人,才能让自己活得健康顺遂。
知名中医专家罗大伦博士根据《黄帝内经》春、夏、秋、冬的养生原则——“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结合不同体质之人在当季的养护、调理,以及当季易发身体症状的预防,如春季经常上火、夏季心烦失眠、秋季皮肤干燥、冬季心脑血管等问题,均给出了对应调理的食养方法。
早睡晚醒,阳蓄体内
冬季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对话睡眠》
睡眠这事儿,说它重要吧,又总给工作、学习甚至娱乐让路;说它不重要吧,睡不好、睡不够,轻则精神萎靡,重则伤身患病。我们每天都需要睡眠,可你真的了解占据自己一生中三分之一时间的睡眠吗?
因为工作失眠怎么办?抑郁症和失眠先治疗那个?冬天睡觉讲究什么?总被梦困扰怎么办?安眠药的使用误区是什么?分段睡眠科学吗?睡眠透支如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