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一副笔法刻骨的七言哲学楹联书法

文摘   2024-11-02 05:07   加拿大  


谭延闿

一副笔法刻骨的七言哲学楹联书法


谭延闿(1880 年 1 月 25 日 —1930 年 9 月 22 日),字祖庵、祖安,号无畏,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湖南省茶陵 1。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集政治家、书法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 15。


为道敢言能日损,

著书何似观心贤。


己亥杂诗 · 其一清 龚自珍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赏析“为道敢言能日损,著书何似观心贤”


“为道敢言能日损,著书何似观心贤”,此联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智慧,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先看“为道敢言能日损”一句。“为道”,即追求真理、探索人生之道。在道家哲学中,“损”是一种重要的理念。老子曾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里的“日损”并非是消极的减少,而是指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杂念和偏见,回归到一种纯粹、本真的状态。“敢言能日损”,表达了一种勇敢面对自我、勇于舍弃的精神。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人们往往会被各种外在的诱惑和内在的欲望所困扰,而敢于承认并努力去除这些阻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我、减少欲望,才能更加接近真理,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接着品“著书何似观心贤”之语。“著书”在古代常常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是文人墨客表达自己思想和见解的重要方式。


然而,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著书与观心相比,究竟哪个更为贤德呢?“观心”即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内心的成长和修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追求外在的成就和荣誉,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著书虽然可以传播知识、表达观点,但如果没有一颗纯净的内心作为支撑,那么所著之书也可能只是空洞的文字堆砌。而观心则是一种向内的探索,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成就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内心的贤德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人的伟大。


从意境上看,此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宁静的氛围。它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书房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为道敢言能日损”给人一种坚定、勇敢的感觉,仿佛看到一位智者在不断地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著书何似观心贤”则让人陷入沉思,思考着著书与观心的关系,以及人生的真正追求。


这种意境既富有哲学的深度,又充满了人文的关怀,让人们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得到心灵的启迪。


从修辞角度而言,此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为道日损”与“著书观心”进行对比,突出了两者的不同特点和价值。同时,“敢言”“何似”等词语的运用,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情感表达上看,此联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他认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勇敢地舍弃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回归到本真的状态;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通过观心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境界。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真理的敬畏。


总之,“为道敢言能日损,著书何似观心贤”这句诗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为我们展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人生,关注内心的成长,是一句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的佳句。



元宇宙楹联
中国7亿中年人,用楹联觉醒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