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常凯申”的外号是怎么来的?

文摘   2024-11-08 21:14   湖南  

点击上方“诸葛快评”,轻松关注我们!


点击蓝字或下方名片 免费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是诸葛君,关注我,每天和您分享职场和体制内的那些人和事!体制内摸爬滚打,职场里披荆斩棘,感谢关注!爱好历史,透视热点,娓娓道来。不止看“热闹”,更要看门道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兴亡、知更替,可以医愚,可以清心。学史可以明爱国,学史可以明做人,学史可以明事理。历史是独特的,历史是抹不去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


现在一些历史爱好者经常称呼蒋介石为“常凯申”,令不少人费解。其实蒋介石这个别致的雅号来源于一次翻译的失误。

在200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将 Chiang Kai-shek译为常凯申,成为一起学术笑料。

原来 Chiang为“蒋”的威妥玛拼音,Kai- shek 为“介石”的粤语拼音。

威妥玛拼音也称“韦氏拼音”,是由19世纪的英国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威妥玛探索出的一套以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拼音方案,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
 
新中国制定、推行汉语拼音之后,国内不再使用韦氏拼音法,但至今韦氏拼音法仍在西方学术界较为流行。
 
Chiang Kai-shek 其实就是蒋介石的“韦氏拼音”写法,而王奇却将其直接音译为常凯申,给了蒋介石一个新名字。

中国的网友对此错误深感不满,为了讽刺这位历史教授的低级错误,开始将蒋介石戏称为“常凯申”,后来甚至演变为“常公”。

万事万物皆有由来,我用故事讲给您听!


码字不易,广大读者们如果觉得有用,请动动你的小手,分享给更多人知晓,谢谢大家!

掐指一算,今天点关注的要发大财
点赞和在看的要行大运
点击蓝字或下方名片 免费关注我们《《

|往期精选 |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以上内容资料、相关数据等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点个在看,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哦!

诸葛快评
体制内摸爬滚打,职场里披荆斩棘,感谢关注! 透视热点,娓娓道来。 不只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