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牌桌,没那么容易曾经没能靠“户外”走红,如今还能赶上户外的末班车吗?在程伟雄看来,户外的战事已经进展到了下半场,品牌们的站位和布局已成,高端产品以始祖鸟、猛犸象等品牌为主,中端有北面和狼爪等,大众线则有骆驼,北极狐究竟从何入手呢?现阶段看,北极狐正在做的是开店,据合营公司江苏飞耐时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北极狐中国区主理人林明稳在11月杭州举办的品牌体验日上透露,北极狐目前拥有近50家线下店,计划于2028年前将线下门店扩展至100家。开店有效吗?在程伟雄看来,想要抓住机会,并不只是多开几家店那么简单,品牌需要做全方位的投入。即便只是开店,开在哪儿也至关重要,“50家店全开在上海或许还能掀起波澜,而50家店分散在各地,则不一定能刷出存在感”。独立零售评论人马岗认为,抛开双肩包火不火不论,消费者接受单品和接受品牌系列产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消费行为,不具备推导的逻辑。更重要的是,北极狐双肩包的火曾经是个消费现象,从单品流行到品牌流行,再到持续热销,这背后考验的是品牌力、渠道力、供应链能力等综合能力。北极狐有这个能力吗?在程伟雄看来,这取决于北极狐在中国背后的公司——江苏飞耐时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背后则是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扬州金泉旅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其服务的品牌都是如Coleman(科勒曼)、The North Face(北面)、Fjallraven(瑞典北极狐)、Mammut(猛犸象)、Camp(坎普)等国际品牌。据其招股书透露,其提供的是代工及定制生产服务(ODM/OEM),具备较为成熟的防水、透气、耐寒、防晒、防风等性能的产品解决方案,已形成明显的客户认证、产品设计、供应能力管理、产品质量壁垒。“这意味着北极狐中国伙伴是一家生产型的公司,那么在渠道和营销上便不具备优势,要么组建完备的队伍,要么引入第三方资源,才能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现在的户外队列中做突破。”程伟雄说。更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程伟雄看来,是品类的问题。户外是一个大的概念,每个品牌几乎都有自己主打的品类,从而形成清晰的定位,比如始祖鸟靠硬壳冲锋衣,猛犸象靠软壳冲锋衣,迪桑特靠滑雪装备等等,以品类带动品牌是一条通路,那么北极狐靠什么?靠背包或许也是个机会。瑞典北极狐官网截图 不过在瑞典户外用品领域工作的羽童认为,北极狐的经典KANKEN包虽然确实可以应用于户外的场景,但比起其他户外品牌的产品而言,并没有那么硬核。这就导致如果在国内从背包的角度向户外转型,可能形成四不像的窘境。 “变成硬核户外背包,会被追求时尚的人抛弃,维持原有时尚单品的角色,户外人难以买单。”羽童说。不过,这些讨论的都是解决的途径,对北极狐而言,要不要真的加入下半场战事才是关键。北欧人或许并不愿意做太多改变,就好比一只KANKEN包他们能背上十年,然后再买一只同款背下一个十年。“国内方或许想要大刀阔斧去干一场,但瑞典方可能没什么兴趣做本土化的改变,他们想要的是经典,而不是迅速焕新。”羽童说。的确,在北极狐官网愿景一栏中,品牌写道:“我们以深思熟虑的方式开发和设计经久耐用的产品,不追求短期目标或追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