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饼上天!印度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搞笑了,对标中国抄了个寂寞

时事   2024-11-18 23:27   辽宁  

11月17日,印度“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现场的视频一经发布,就让全世界看得目瞪口呆:导弹发射时,竟然带着发射筒盖子一起飞上了天。

这一幕令人啼笑皆非,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印度“三哥”形象的热议——已经没有人能阻止印度“闹笑话”了。

如果给全球军事试验中的离谱行为有个排行榜,印度这次的“高超音速导弹”试射事件恐怕可以直接冲进前五。

而这次发射事故,背后折射出的也远不止是一个“顶着饼飞天”的尴尬画面。

高超音速导弹,顾名思义,其核心技术并不只是让导弹飞得快,而是依靠复杂的气动布局和材料技术,使其在超过5马赫的极端条件下依然保持稳定、精准和具备穿透能力。

印度这次试射的导弹,被官方冠以“高超音速”之名,但细看其结构,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否只是一次“换头改装”操作。

众所周知,导弹的弹头设计直接关系到其飞行性能,然而印度这款导弹在改装时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整体力学结构和发射流程的匹配性。

通常情况下,导弹的发射筒盖设计主要是基于传统卵圆形或尖圆形弹头的气动特性,而在没有同步调整发射系统的情况下,印度这次脑子一热竟然别出心裁改了弹头设计。

为了减少导弹高速飞行中的阻力和热负荷,印度强行将弹头构造改成了尖劈楔形!

贸然换上新弹头,直接导致导弹无法正常顶开发射筒盖。结果,“顶着饼飞天”的搞笑一幕应运而生。

这次试射事件,不仅暴露了印度在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研发上的浮躁心态,更反映了其基础技术储备的薄弱。

一个成熟几十年的发射筒开盖技术,从燃气开盖到爆破开盖,再到更为精细的机械式开盖,全球各国早已形成标准化流程,而印度却硬是“玩出花样”,这显然不是技术突破,而是系统失调的表现。

“印度制造”是莫迪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项国家战略,其目的是摆脱对外国军备进口的依赖,推动本土制造业,尤其是军工领域的崛起。

从“光辉”战斗机到“阿琼”坦克,再到此次所谓的“高超音速导弹”,印度确实在尝试通过自主研发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

然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地暴露出研发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故障率高等问题。

以“光辉”战斗机为例,这款号称印度自主研发的轻型战机历经数十年才勉强量产,但其性能指标却与国际主流战机相去甚远,不仅被本国军方屡次吐槽,更难以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立足。

同样,“阿琼”坦克长期以来因过重和复杂性问题被印军边缘化,而“布拉莫斯”导弹虽然名声在外,但实际上也是基于俄罗斯技术进行的联合开发。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印度制造”的最大问题在于基础工业能力不足、研发体系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对复杂系统工程的全局性掌控能力。

这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事件,只是再次暴露出印度军工在系统整合和细节管理上的短板,一味的强调技术的堆砌和模块拼接,用以代替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本不可能做到。

此次印度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后,法新社等媒体迅速将其与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联系起来,试图渲染地区间的竞争态势。

然而,从技术水平和研发进展来看,中印之间的差距已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悬殊,而是“质量”和“体系”上的巨大鸿沟。

近年来,中国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无论是东风-17常规导弹,还是相关科研领域的领先成果,均受到国际军界的高度关注。

相比之下,印度的所谓“对标”更多停留在形式层面。

正如印度媒体曾高调宣称“布拉莫斯”是高超音速导弹一样,这种“自我加冕”的逻辑,更多是为了满足国内舆论需求,而非实质性技术突破。

从战略层面看,印度对标中国的做法可以理解。作为地区大国,印度希望在军事实力上与中国抗衡,甚至寻求赶超,这无可厚非。

然而,印度过分追求“对标”的结果,往往是忽视了技术研发的客观规律和基础积累的重要性。

中国高超音速技术的成功,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投入和系统性布局,绝不是简单的拼装和试验堆砌。

印度这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闹剧,再次提醒我们,军工研发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竞赛,更是一种国家整体工业能力的体现。

从材料科学、发动机技术到复杂系统的协同研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扎实的基础。

印度如果继续热衷于“贴金”式宣传,而不解决自身工业体系的顽疾,那么“顶着饼飞天”的事件还会不断上演。

对于中国而言,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技术发展和军工建设中,必须警惕浮躁和短视,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的自主创新道路。

真正的高超音速之争,还远未到来。但在这场未来战争的技术竞赛中,谁能真正掌握关键技术,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而印度,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海内人物
用平凡的笔触解读航天科技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