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的肉肉好恼人啊,不知不觉又长了好多;虽然控制了饮食,肉肉还是层出不穷,甚至出现“游泳圈”!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体重超标的人会有随身携带“游泳圈”的烦恼,就连一些明明看上去很苗条的人也会有小肚子凸出“疑似怀孕”的困惑。
腹部“游泳圈”,正是中医学“带脉”所绕之处。腹部肥胖往往是由带脉堵塞造成的。
一、带脉是什么?
所谓“带脉”,指的是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带脉”中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
作为奇经八脉之一的“带脉”,就像人体自身配备的一条腰带,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加强人体其他的上下纵向的经脉之间的联系。
带脉与女性月经有密切关系,是专管调理月经及妇科各器官功能的重要经络,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二、带脉为什么易堵塞?
腰腹是人体的带脉区,而带脉区又是人体微循环最薄弱的地方。带脉一旦堵塞,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很容易造成脂肪与毒素的堆积。带脉不通则是由于寒湿体质或者身体受到寒凉引起。
三、带脉堵塞有什么危害?
1腹部带脉不通,导致小肚肥胖
带脉堵塞,力量不够,约束不了腰腹部赘肉的生长。就好像腰带坏了,没有办法扎紧裤腰一样,赘肉自然就长出来啦!想要跟小腹上多余的肉肉说拜拜,首先就得让“带脉”变得通畅。
2妇科病都发生在带脉以下
中医把妇科病叫做“带下病”,几乎所有的妇科病都发生在带脉以下,大名鼎鼎的神医扁鹊就是位妇科专家呢。
带下病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有性生活的女性90%都或多或少有带下病,也就是西医所谓的各种炎症,包括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
四、如何有效保护带脉?
预防腹部带脉不通,注意腹部保温,少穿低腰裤、露腰装,以免造成“带脉”瘀堵。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为阴,所有阴经都要经过腹部,如胆经、肾经、脾经等。如果腹部着凉,很容易就会让带脉变得瘀堵起来,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温”,不要让腹部着凉。
五、敲带脉的功效
中医认为,经常推敲保养带脉,好处多多。
1.消除腹部游泳圈,腰腹部的赘肉和带脉有密切关系。想要让堵塞的“带脉”恢复通畅,跟肚子上的赘肉说拜拜,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推敲带脉所在的位置。
敲带脉可以加快经络气血的运行,有利于脂肪的代谢,减少赘肉的产生,尤其是对于腹部及腰部两侧赘肉的减肥更是有奇效。
2.调理月经、治疗妇科病,通过调理带脉来治疗妇科病,是古时的常用之法。调理带脉有调经止带疏肝行滞的作用,对痛经以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都有帮助。
3.增加肠道蠕动,提高排毒能力,是治疗便秘的妙方。对便秘型肥胖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4.加快经络气血的运行,消除诸经在带脉处的血淤积热。
5.强壮肾脏,缓解腰部冰凉、酸疼。
6.是治疗各种疝气疾患的必选经脉。
7.除痘痘、减淡痘印,具有美容功效。
8.很自然减少食欲,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
六、如何敲带脉?
敲打带脉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如何正确地敲打带脉呢?赶快试试吧。
带脉的位置
从肚脐往腰两边,腋下中线,与肚脐两边的交汇处。可重点敲击带脉的核心穴位:带脉穴。
敲打要领
平躺在床上,两手握空拳,来回敲打带脉(即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由轻到重,频度要快。100-300次即可。
注意事项
●敲带脉下手不可太重,坐着也可以敲击。需长期坚持。
●无需特意节食、锻炼或者忌口,但是以清淡饮食为宜。
●100-300下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躺着敲的时候,胳膊肘支在床上,不会觉得很酸。敲打的难度系数是很低的。
禁忌:孕妇不能敲带脉。
七、如何艾灸带脉?
正确的小腹减肥方法是:
先调理宫寒,重新找回身体“小太阳”,让肚子暖起来,子宫不冷了,然后多余脂肪自然就跑了。
宫寒克星——“艾灸”,是用点燃艾条之后熏灸相应的穴位,将热力渗透到经络里面,之后药效沿着经络游走,从而调理身体。《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可见艾灸非常适宜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是治疗宫寒的最佳方式。
能艾灸的穴位
能艾灸的穴位
关元穴
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
气海穴
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坚持按摩、艾灸肾俞穴,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腹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为阴,所有的阴经都要经过腹部,如胆经、肾经、脾经等。
如果腹部着凉,很容易就会让带脉瘀堵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条阴经的於堵,小腹胖只是它的外在表现,破坏性更大的部分还是我们看不见的——经脉於堵给健康到来的危害。
所以,这里要对急于换装的爱美女性提醒侠,如果不想小肚子长赘肉,就要别急着变身了。
推敲带脉,减肥、排毒、养颜
想要跟肚子上的肉肉说拜拜,让堵塞的“带脉”恢复通畅,这里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常推敲带脉所在的位置,推敲+艾灸,效果会更好哦。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