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副车”

文摘   2024-10-22 12:00   四川  

文章千古事







释“副车”


  “副车”一词,《辞源》第一个义项释作:皇帝的侍从车辆。《汉语大词典》:皇帝的从车。书证均引《史记·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及司马贞《索隐》“《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而奉车郎御而从后”。而钱玄、钱兴奇编《三礼辞典》对“副车”的解释是:备用之车,亦称贰车。天子、诸侯、卿大夫皆有贰车。

  皇帝的侍从车辆(或皇帝的从车)叫属车,不叫副车。《史记·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出从千乘万骑。”司马贞《索隐》:“《汉官仪》曰:‘天子法驾三十六乘,大驾八十一乘,皆备千乘万骑而出也。’”这里的“三十六乘”“八十一乘”指的是属车,即侍从车辆,车中可能坐有尚书、御史等。《后汉书·舆服志上》:“属车皆皁盖赤里,(木)[朱]轓,戈矛弩箙,尚书、御史所载。”“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轮皆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羽盖华蚤,建大旂,十有二斿……所御驾六,余皆驾四,后从为副车。”由此可见,不管是所御(车中有皇帝)还是副车,形制与属车相距甚远。《史记·佞幸列传》:“天子车驾跸道未行,而先使嫣乘副车,从数十百骑,骛驰视兽。江都王望见,以为天子,辟从者,伏谒道傍。”正因为嫣(韩嫣)乘的是皇帝的副车而不是属车,江都王才误以为车中的人是天子。司马贞说“属车即副车”,误。

  钱玄先生说天子、诸侯、卿大夫皆有贰车,此说为是。先秦贵族的贰车数量视其命数。《仪礼·觐礼》曰:“天子乘龙……出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方明。”郑玄注:“天子……乘大路,建大常,十有二旒,樊缨十有二就,贰车十有二乘。”《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郑玄注:“此盖殷制也。周礼,贰车公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卿大夫各如其命之数。”秦以后,帝王公卿之车形制有变迁,然皇帝、太子、公卿等直至隋唐时都有副车。如:《晋书·舆服志》:“皇太子安车,驾三,左右騑。朱班轮,倚兽较,伏鹿轼,九旒,画降龙,青盖……其副车三乘,形制如所乘,但不画轮耳。”《南齐书·舆服志》:“青盖安车,朱轓漆班轮,驾一,左右騑,通幰车为副,诸王礼行所乘。”“皁盖安车,朱轓漆班轮,驾一,通幰牛车为副,三公礼行所乘。”“安车,黑耳皂盖马车,朱轓,驾一,牛车为副,国公列侯礼行所乘。”

  但钱先生说副车亦称贰车,则欠妥。《礼记·少仪》:“乘贰车则式,佐车则否。”郑玄注:“贰车、佐车,皆副车也。朝祀之副曰贰,戎猎之副曰佐。”《周礼·夏官·驭夫》:“驭夫尝(按,当作“掌”)驭贰车、从车、使车。”郑玄注:“贰车,象路之副也;从车,戎路、田路之副也;使车,驱逆之车。”贰车是上朝、祭祀时所乘车(即象路)之副,戎猎之副叫从车或佐车,即副车包括贰车和佐车。

  副车的主要作用是以备不时之需。《左传》成公二年:“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杜预注:“佐车,副车。”晋小将韩厥活捉齐侯,逢丑父冒充齐侯,让齐侯下车取水,齐侯逃离后乘佐车得以幸免。

  综上所述,副车是天子、公卿等的备用车,故其释语可为“君主的备用车辆”。

  (作者:武晓玲,系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04日 11版)



加微信群,可读更多交流文章。


文学文化类公众号:“千古之文”

更多文章(可点击) 


欲入群,请先加编辑微信:editauth

(入群须支付5元。)


——以下内容非正文——


合作媒体(可点击关注):

写作教程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

中文编辑校对(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欢迎关注“写作教程”公众号

(可点击)

写作是重要的技能,让你受益终生!


©
影音资源

听书:《平凡的世界》合集(150集)

听书:《骆驼祥子》合集(共32集)

合辑 | 经典纪录片&文学名著&百家讲坛,在线观影(视频、音频)

名著听书: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名著听书 :老舍《茶馆》全集(共14集)
87版《红楼梦》全集36集
【BBC纪录片】 300部(合辑)
名著电影100部(合集)
纪录片《诗词之旅》合集(共116集)
《唐宋名家诗词故事》合集(共120集)

©
经典著作
长篇名著| 路遥:《平凡的世界》
长征记

©
往期选萃
原“现代汉语文学”的文章选载(可点击)
点击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
筒音作5笛子指法表





千古之文
wenxueCN

      欢迎加入QQ群现代汉语文学[1] 483828024

现代汉语文学[1]QQ群

加入现代汉语文学[1]QQ群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向本公众号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注意:不是给QQ群发送)

千古之文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千古之文”;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千古之文”)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千古之文公众号
千古之文”,文学、文化类公众号
可在微信中搜索:wenxueCN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千古之文

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广告合作或投稿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

千古之文
面向知识分子的文学、文化类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