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名:我与你(果麦经典)
作者:马丁·布伯
译者:徐胤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2-01
ISBN:9787201128801
品牌方: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作为20世纪上半叶最为重要的宗教哲学家之一,马丁·布伯(1878—1965)对西方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的重大影响无需赘言。1923年出版的《我与你》是他的代表作,也被作者本人称为“我的第一部毕生之作”;书中所主张的“对话原则”,一举奠定了布伯作为思想家在学界的重要地位。就此,著名学者沙洛姆·本-科林(Schalom Ben-Chorin)评价道:“对话哲学在20世纪哲学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它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马丁·布伯。”
3、然而即便是在西方,这一切也并非水到渠成。在布伯逝世后的二十五年里,其思想的重要性虽然广受认可,却始终未能自成一派,即便是在以色列也鲜有人问津。但可喜的是,进入90年代后,布伯思想的价值在多方面得到了发掘。
4、人们常说,人感知世界,此话何解?人彷徨于事物表面,感知它们。他从中总结事物的特征,得出自己的经验,从而感知事物的存在。
5、但光凭经验还不足以感知世界。
因为由经验所感知到的世界,只是“它”“他”和“她”的排列组合。
我感知某物。
即便是在“外在”感受的基础上再加上“内在”感受,也不会改变什么。内外之分源自人类对死亡秘密的漠视,所以也难以永恒。内与外一样,都离不开物!
我感知某物。
即便是在“显性”感受的基础上再加上“隐性”感受,也同样不会改变什么。有人为此沾沾自喜,以为发现了事物隐藏的部分,掌握了内情,找到了解密的钥匙。哦,没有玄奥的秘密,只有消息的堆聚!它,它,它!
6、关系的世界有三重维度。
其一:与自然共处。这层关系晦暗难明,也难为言语所尽。各种生物在我们周围活动,却不能上前靠近。我们想对它们以“你”相称,却为语言所限。
其二:与人类共处。这层关系显而易见,也容易言说。我们称呼旁人为“你”,也被旁人以“你”相称。
其三:与精神本质共处。这层关系虚无缥缈,但却启人觉悟;虽缄默无言,却能引出妙语。没人对我们以“你”相称,但我们却仿佛感受到了召唤。我们的回答也是图像化的,思考的,行动的:我们用基本词汇与本质交流,却不能张口说“你”。
7、我可以将它视作数字,用纯粹的数字关系去分解它,定义它。
在所有这些情况中,树都是我的对象,它有它的位置、期限、方式和特性。
8、只要我身处“你”的天空之下,因果的风浪就将臣服于我的脚下,灾难的旋涡也将停滞不前。
9、即便“你”没有感知到“我”和“你”之间的关系,它依然成立。因为“你”的范围远比“它”了解的广阔,“你”的作为和遭遇,也远比“它”所知晓的丰富。这不是一场骗局,而是真实人生的发源地。
10、创造即是汲取,发明即是寻找,塑造即是发现。我将它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我探索的过程。最后生成的作品是万物中的一员,拥有各式各样的特征,可以被感知和描述,但它也可以不时作为具体形象出现在观者的面前。
11、“你”之间,不存在任何概念、预设的知识和幻想,记忆却发生了由零到整的变化。在“我”和“你”之间,不存在任何企图、贪婪和前提假设,渴望却发生了由梦到现象的转变。一切媒介皆是阻碍。唯有摒弃一切媒介,相遇才会发生。
12、现在不是思想中某段“逝去”时间的结尾和过往表象的片段,它应当是真实而充盈的。现在性、相遇和关系,是它存在的前提。只有当“你”在场的时候,现在才会出现。
13、“我-你”中的“我”,并没有面对“你”,而是被许多“内容”所环绕。它只拥有过去,不拥有现在。换而言之,一个人若满足于自己所感知和使用的事物,就只能活在过去,属于他的瞬间中没有现在的内容。他所拥有的唯有对象,而对象只存在于过去之中。
14、换而言之,一个人若满足于自己所感知和使用的事物,就只能活在过去,属于他的瞬间中没有现在的内容。他所拥有的唯有对象,而对象只存在于过去之中。
15、现在不会倏然而过,转瞬即逝,它持续存在,历久弥坚。对象不会持续,只会停滞、中断、破碎、僵硬、离开和失联,也毫无现在性可言。
16、本质活在现在,对象活在过去。(这句话太经典了!)
17、诚然,有些人甘愿在物的世界里故步自封,满足于对事物的感知和使用。他们将思想的房屋四下扩建,以便能在虚无来袭时从中寻求庇护和慰藉。他们在踏入门槛前脱下了日常生活的破旧外衣,将自己裹在干净的亚麻布中,靠注视原始的存在和应当出现的存在恢复精神,尽管他们的生活其实与此无关。即使只能将这一点公之于众,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宽慰。
18、对面的事物借助相遇进入物的世界,它持续产生影响,持续变成“它”,也以欢欣鼓舞的方式变成“你”。它“展现了自己”:它的躯体在没有空间和时间的现在的洪流中现身,于存在的河滨靠岸。
19、感受是用来“拥有”的,爱却能油然而生。感受活在人心中,而人却活在爱中。这不是比喻,而是事实:爱不会附着在“我”身上,从而让它把“你”视作内容和对象,爱存在于“你”和“我”之间。没能从本质上理解这一点的人,其实根本不懂爱,反倒把自己所经历、感知、享受和表达过的感受当成是爱。爱有着一种无边无垠的影响力。身处其中、窥视其间的人,应该能看到他人摆脱束缚,投身忙碌之中;无论是善是恶,是智是愚,是美是丑,他都能真实地感受到他们,仿佛看到他们挣脱枷锁,走出困境,纷纷走到他面前,成为一个个“你”;唯一性奇迹般地一次次重现,发挥着帮助、治疗、教化、鼓励和救赎的作用。爱是某个“我”对某个“你”的责任,存在于爱之中的东西,不可能在任何感受中存在。所有身处爱中的人,无论尊卑,无论是备受宠爱的幸运儿,还是终生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恶徒,他们所爱皆人,并无差别。
20、但那些对恨直言不讳的人,其实比无爱无恨的人更接近关系。
21、在创作中,实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去现实化。真实的体验往往难以恒久,自然的本质才刚刚在相互关系中向我倾吐秘密,现在又重新变得可被描述、分解和排列,成为各类规则的交汇点。
22、在创作中,实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去现实化。真实的体验往往难以恒久,自然的本质才刚刚在相互关系中向我倾吐秘密,现在又重新变得可被描述、分解和排列,成为各类规则的交汇点。就连爱也无法在直接关系中多加停留,只得在现在和潜伏的交替中延续。方才还独一无二、不具常态的人,原本不属于过去,只属于现在,无法被感知,只能被触碰,现在却沦为了“他”或“她”,成为特征的集合和定量的人形。
23、世上的每一个“你”,都注定依其本性成为物,或者说一再进入物的状态。用对象的语言来说:世上的每一件物体,在成为物体前后,都可能是某个“我”面前的“你”。但对象的语言只能触及现实生活的边角。
24、“它”是蛹,“你”是蝴蝶。两者很难清晰交替,反倒常常以错综复杂的方式纠缠在一起出现。
25、当原始经历和基本词汇“我-影响-你”和“你-影响-我”土崩瓦解,分词被名词化和实体化,“我”才得以从根本上显现。
26、原始人之间的遭遇不会一派祥和,人们宁可感受真性情带来的暴力,也不愿接受虚无缥缈的数字带来的幽灵般的宽慰!前者能将我们带向上帝,后者只会把我们引入虚无。
27、基本词汇的精神现实源自自然,“我-你”的精神现实源自自然的联合,“我-它”的精神现实源自自然的分离。
28、犹太神秘格言“人在母体中通晓宇宙,出生后却忘却一切”听上去就像一段残缺的远古铭文。它就像一个神秘的愿望留在人的心中。
29、太初即有关系存在:它属于本质的范畴,是心甘情愿,是领会的形式和灵魂的样貌。与生俱来的“你”,乃是关系的先验前提。
30、人经由“你”成为“我”。对面事物来而复去,关系事件聚而复散。在一次次的变换之中,“我”作为不曾改变的一方,其自我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31、有那么一刻,分裂的“我”在原来的“我”面前取代了“你”的地位,随后,“我”占有了自己,并在自我意识中继续维持关系的存在。
32、直到这时,他才把事物放在了空间-时间-因果关系之中;直到这时,每一样事物才有了自己的位置、顺序、规模和条件。
33、这些瞬间虽稍纵即逝,却永恒不朽:其中的内容没有被保存下来,但它的力量却进入了人类的创造和认识之中,涌入有序的世界并最终将其一再消融。这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全人类的历史。
34、存在的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现自己;发展的过程,又被人当作一种存在;没有什么比这更为现实,且它无所不在。
35、你眼前的世界并不可靠,它在不断更新,无法用言语形容;它并不密封,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在其间穿透一切;它没有期限,有时不请自来,有时苦留不住;它无可估量,你想估量它,就会失去它。它来到你身边,想要触及你;它若没有成功,没能与你相遇,便会暂时消失;不过它定当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它并不在你之外,甚至触及你的根基,就算你称它为“我的灵魂之魂”,也不算为过。但千万当心,如果你真把它放在灵魂之上,便彻底毁灭了它。它是你的现在,唯有拥有它,你才拥有现在。你可以把它当成你的对象,感知它,使用它,你也不得不一再这么做,但这样一来,你就失去了现在。
36、实际上,语言并不存在于人之中,而是人站在语言之内,从中向外发声。所有的言语皆是如此,所有的精神也概莫能外。精神并不在“我”之中,而是介于“我”和“你”之间。它不是在你体内循环的血液,而是你所呼吸的空气。
37、只有一切喉舌都对“你”沉默,只有在默然的守候和未经雕琢的无声言语中,“你”才会得到解脱,与他一道处在压抑之中。这时,精神只是存在,而不会显现。所有的回答都将“你”禁闭在了“它”的世界。这是人类的悲情之处,也是他们的伟大之处。因为只有这样,人才会有认识、创作、印象和榜样。
38、规则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广场,情感则是千变万化的斗室。
39、人类公共生活的“构成物”源自关系力量的充盈,后者贯穿前者全身,其与精神的联系赋予了前者血肉之躯。
40、劳动和占有本身无法获得解脱,而仅能从精神中获得解脱;只有精神在场的情况下,所有的劳动才能具有意义和快乐,所有的占有才能具有威信和牺牲力——凡此种种皆不会太多,但也足以让所有的劳动对象和占有对象停留在“它”的世界的同时,又被美化成对面的事物和“你”的表现。世上不存在倒退,在危难关头只能被迫前进,而且也只有在危难关头才能产生意料之外的进步。
41、如今,那些涣散、虚弱、退化、矛盾的智慧取代了精神的地位,要想回归那种状态,它们必须找回精神的本质,重寻说“你”的能力。
42、命运和自由互立盟约。只有实现了自由的人,才能与命运相遇。
43、命运作为自由的反面,等待着自由者的到来。命运不是自由的界限,而是它的补充;自由和命运相互拥抱,成为意义;命运方才还目光严峻,此时却一脸仁慈地望向意义。
44、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唯有在生活中实践和忍受本质行为,唯有进入关系之中,才拥有自由,才拥有创造性。
45、如果文化不再处于生动的、不断更新的关系过程的中心,那它就将僵化成“它”的世界,唯有在零散的精神偶有壮举之时,才能间歇性地突破它的防线。
46、唯有正义,也即“天道”和“人间正道”还在驱使自由的心灵安居于命运的囚笼之内。于是,远离精神的因果命运迫使我们一如既往地背负起了过往世界的累赘。人们渴望救赎,却屡试不得,直到有人教会了我们摆脱命运的轮回,或是有人拯救了屈从于权力的灵魂,重新赋予了它上苍之子的自由,渴望才得以平息下来。这类成就源自新的、实质性的相遇事件,人对自己的“你”做出了新的回应,也由此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在这一中心的本质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一种文化可能会被另一种散发着光芒的文化所取代,也可能会自我革新。
47、神秘祭祀可以摆脱星辰的束缚,与彻悟相伴的婆罗门献祭可以绕开因果报应的阻隔,两者都实现了救赎,而混合的神明却不能容忍任何对自由的信仰。幻想自由即为蠢行,人只能在顺从奴役和无望地反抗奴役之间做出选择。
48、专断的人什么都不相信,也什么都遇不到。他的眼里没有联合,只有外头那焦躁不安的世界和急功近利的欲望。
49、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命运,只能在自高自大的专断之中被事物和欲望所决定。他没有宏大的意志,只有依靠专断。他虽然把牺牲挂在嘴边,却无力做出牺牲。你不难发现,这类人从不会有具体的目标,从不亲力亲为。他不断干涉命运,但他的目的却是“听天由命”。
50、越多的人和人群为孤体控制,“我”就在不真实之中坠落得越深。在这样的年代,个体不得不在人和人群中小心地隐蔽潜藏,直到他再次被召唤。
51、身处联合之中的苏格拉底和歌德的个体,他们所说出的“我”充盈、真实、纯粹,得以响彻世代。
52、生活犹在原地,我只需穿越到它的身旁——可怎么穿越,怎么过去呢?这就是人类在思索时的状态:心惊胆战,犹豫再三,却又毫无目标。
53、人无法单独或部分行动,也无法以这种状态入世,只有完整的、处于完整的状态之中的人才能在世上有所作为,才能成为有影响力的整体。如果能持续保持这种状态,那人便具备了至高无上的相遇能力。
54、“一一结合,赤诚相见。”随着“我”和“你”的没落,方才还与神明相对而立的人,现在也进入其中,被神祇化和圣人化,统一也就由此出现。
55、形象渴求的沉默、人类爱恋的话语和众生启迪的寂静,三者皆是通往“你”之现在的入口。
56、靠近处于我们中间、隐藏在人与人之间的王国。这条道路每一次盘旋前行,都伴随着更深的堕落和更彻底的皈依。这个过程,从尘世的角度看叫皈依,从上帝的角度看则叫救赎。

60、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 1878-1965
出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
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
影响遍及整个人文学科,
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哲学和宗教存在主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