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固原(1):须弥山石窟

文摘   2024-06-19 08:25   北京  
----------
丝绸之路是货物流通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看看沿途的那些佛教石窟就知道了。有人说,石窟是丝绸之路上的地标,如果找不准方向,奔着下一座石窟走,就不会有错。
在固原,也有一座这样的地标,名字叫须弥山石窟。
北魏时期,北方相对平静,途经固原的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北魏政权尊崇佛教,民众对佛教也开始逐渐接受。于是,空旷的山谷中出现了叮叮当当的斧凿之声,一个个洞窟出现在须弥山的石崖上。洞窟中,有了一座座神态逼真的佛像,也有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
▲开凿在丹霞山体上的洞窟
与其他石窟群不同,须弥山石窟开凿在8座山峰的崖面上,呈扇形铺展,绵延二千余米,各沟之间有石梯相连。在绵延曲折、高低不平的山体中,藏有大大小小一百余座洞窟。
沿着陡峭不平的山路,山上山下,山前山后,足足爬了三个多小时。直到气喘吁吁、两腿打颤。一位管理员说,要想全部看完,没有两天时间不够。不过,对初来乍到者,就这三个多小时的体验就足够了。
从北魏、北周到隋唐,须弥山的斧凿之声一直没有停过,因此,在这里可以饱览历代佛像的风姿。北魏时期的佛像脸型清癯,鼻梁高隆,宽袍大袖,保留了印度佛教的原貌;北周造像衣纹疏密相间,百褶重叠,流畅自然,既有秀骨清像的余韵,又有珠圆玉润的感觉。
到了唐代,这些菩萨则一下子变得美丽生动起来,体态丰满,服饰华贵绚丽,身绕长巾,裙裾飘逸,紧贴肤体,尽显人体曲线之美。
石窟群中,最大的佛像是弥勒大座佛,开凿于公元849年(唐大中三年),高20.6米,相当于五六层楼房。仅耳朵就有两人多高,眼窝直径有一米多长。大佛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琢而成,高坐于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梳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
站在这座巨大的石佛像面前,感觉需仰视才行。景区称,这尊大佛为全国最大的佛教造像之一,比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还要高出3米多。
20世纪60年代,当地修建寺口子水库,石窟成了民工休息打尖躲雨之地。有人用锯子将佛像头颅割走,卖给文物贩子。我在很多洞窟看到,佛像和壁画损毁严重,伴有烟熏火燎的痕迹。
  宁夏南部干旱少雨,特别是西海固地区,历史上经常闹饥荒。“西北苦,甲天下”,曾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描述。看看那些干渴的地名就知道了:喊叫水、张二水、红城水......我在石窟群中看到,002号洞窟又叫石门水。老百姓说,大旱时期,常能看到一群群的乌鸦追逐运水车,为的是能啄到一点飞溅的水花。
然而,在须弥山,我却看到了满眼的绿色,山上山下,树木葱茏,风景秀丽。寺口子河从山脚下静静流过,注入黄河在宁夏的最大支流清水河。当地老百姓认为,这是大佛保佑的结果。这让我想起陕北的黄帝陵,虽处草木不生的黄土高原,但它的周边却有苍松翠柏环绕,也许这也是老祖宗保佑的结果。
▲寺口子河
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不同,须弥山景区格外宁静,游人门可罗雀,颇为冷清。景区对拍摄没有限制,可以带相机入内,随意拍照。以我之见,这样的景点最值得一来。
----------
----------
作者:刘文军,网名“好望角”,户外爱好者,现居北京。
----------
原载《寻访丝绸之路》,黑大出版社,见“阅读原文”。
---------

好望角寻访之旅
户外爱好者,出版《黑龙江纪行》(黑大出版社)等游记作品,现居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