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1
王国维先生,“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
王先生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同事都对他怀念不已,学生刘节等请陈寅恪先生撰文纪念,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陈先生说,“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自此,“独立精神”,更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它影响并塑造着着一代又一代人。什么是独立精神?独立精神,包括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等等,而最难能可贵的,则是独立人格,因为它是独立精神的基础。而什么是独立人格?先贤曰:“君子群而不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士可杀,不可辱”。这就是独立人格。
其实,陈寅恪先生自己就是极具独立精神的学者。
陈寅恪与梁启超交情很深。当初,就是因梁启超的极力推荐,陈寅恪才能就职于清华大学。
后来,两人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不同并将分歧公开化:对于陶渊明的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的人生态度,梁启超认为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可是,陈寅恪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陶渊明这样做是源于“耻事二姓”的名节品格。他也以此暗讽梁启超“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恪不无揶揄地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这样的公开否定梁启超,很多人为陈寅恪捏了一把汗。也曾有好友劝陈寅恪:“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恪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梁启超为人洒脱,并没有以此为芥蒂。
陈寅恪的“独立精神”,让他思想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史册上。
1691年5月的一天,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结果康熙竟然一口否决,坚决反对修筑那历尽沧桑的长城。
他希望自己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他会如何筑这座“长城”呢?在“修德安民”这样的理念包裹中,他“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他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秋天,他率领一万多人前去狩猎,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这有一箭双雕之效:强大军队,让自己的王公大臣保持铮铮铁汉的本色,又可给予北方边境起一个威慑作用。这是“强硬”政策。当然,这个“硬”政策需要配套不少住宅,于是他建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行宫,较大的有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等。他还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王公贵族,让他们在这些行宫中与清朝朝廷彼此交谊,还利用宗教信仰,为他们准备下各自的宗教场所,于是热河行宫周围的寺庙群从无到有,逐渐“壮大”。这是“怀柔”政策。
康熙没有修筑长城,但他却筑起了他的“长城”——避暑山庄,并且,这个山庄让绵延千里的秦始皇长城相形见绌。
他的独立精神,终于铸就了一个王朝的鼎盛……
经济学家吴敬琏说:“目前不少“管理者收购”(MBO)的做法就有很大的漏洞,应当采取措施,加以弥补。这一点,过去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都一再强烈呼吁过,现在郎咸平教授再次把它提出来,当然应该坚决支持。但郎咸平提出的‘政府退出可以,但国企不能退出’并把一切问题归之于‘新自由主义”,主张用‘大政府主义’去加以纠正,我是无法接受的。另一方面,说即便公共财产被贪官送给了私人老板,也比放在政府手里烂掉强,我也是一贯反对的。”
他还说:“一方面要从善如流,知错即改;另一方面,当还没有证明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时候,也不因“上”面讲过或“书”上讲过或者某种流行观点的压力而轻易改变。本着这种理念提出自己的主张。哪怕它不被认可和接受,也决不轻易放弃。”
经济学家看问题,应当实事求是,认为对的就支持,认为不对的就反对。这就是吴敬琏的思想,难道这不是“独立精神”的最好体现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像陈寅恪、吴敬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例如庄子、嵇康、韩愈、王安石、苏轼、李贽、徐渭、黄宗羲、龚自珍等,他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有着这种精神的闪光。
2
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多么希望语文教育为培育独立精神贡献心力?可是,语文课堂里几乎不见学生的“独立精神”的踪影,究竟是什么使其不见?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写了这样一件事:彭德怀为了更多战士走出草地,于是忍痛杀了牲畜,包括自己的坐骑,以解燃眉之急。我听过近五节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所有的老师不约而同地以“爱”为话题,引领学生通过细读文中关键语段,感悟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精神品质,彭德怀的伟岸形象就依托这样的一件事在孩子们心中被塑造起来了。那么多位老师,没有一个觉得彭德怀这样的决定其实是很平常的。试想,在遇到战士们将被饿死时,难道会有不杀牲畜以救战士的长官?在自己的子女身体营养不良时,贫穷的父母难道会不杀鸡鸭以保证孩子健康吗?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儿!
作者借这个事例来表现彭德怀爱战士的情怀,本身就已让人不敢苟同。可惜,没有一个老师表示反对,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独立思考并判断这件事儿,也许是因为别人都是那样教的,我也就那样教。没有独立精神的老师,怎会教出有独立精神的学生呢?
我曾经去一所学校上一节研究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那次我采取了一种“新”教法。课前,我请那个班的语文老师上第一课时,并请他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提一个问题。上课时,我将学生分成九个组,他们现在小组内提出并讨论自己的问题,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个问题写到黑板上。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九个小组,最终其实只有四个问题,因为重复了。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四个问题是: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那两棵樟树?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樟树前留影?樟树的可贵之处是什么?课文写的是樟树,为什么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当时,我很惊讶,因为这些几乎是教材上提出的问题。但上完课,我得知那些问题是在他们老师的暗示与指导下提出来的。
老师为何要越俎代庖?因为,学生面对提问这一要求不知所措。学生已经习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叫怎么学就怎么学。学生们极不独立,备受束缚,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究竟要学什么。日子久了,所有学生都忘掉了每个人都有对文本进行质疑、对话的权利,也没有学生明白阅读是为了在丰厚的思想中浸润并生长出自己的思想。
学生不习惯独立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不习惯自己去解决问题,不习惯主动探究。这,是很真实的窘境。
我有一个朋友L老师,她的学校正在做一项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她多次向我表示担心:学生的基础知识怎么办?考试要标准答案,可是我们的研究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那教材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怎么办?最为关键的是,这样上课,学生考试很差怎么办?……我知道,她最担心的就是考试质量。要知道,考试质量关乎教师绩效工资,关于教师水平与名声,这与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啊。
潮流、利益、权威、控制……这些,让语文课堂中的“独立精神”不见了。
3
我们的阅读课,急需把独立精神找回来。
我想到自己的一堂阅读课。
《理想的风筝》一文,是苏叔阳所写,他在文中回忆了刘老师笑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个事例,表达了自己对刘老师深深的思念、敬佩之情。在我的极力鼓励下,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思考也很有意思。其中,“第一、二自然段能不能合并?为什么?”这个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答案竟丰富得出人意料。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苏叔阳《理想的风筝》第一、二、三自然段
学生们经过充分的思考,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1.春天又到了,和第二自然段描述的春天景色,虽然有联系,但是并不是一个意思。2.从“又”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很期待春天的到来,单独列为一段,能够让这种期待更突出。3.单独列为一段,让人有更多想象、猜测、体会的时间。4.这样更有韵味。
还有一位同学由这个较为特殊的构段方式,想到班级里李书扬同学的作文,想到了郭敬明的《小时代》一书中就有这样的段落。
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独立精神得以彰显。
独立人格固然是独立精神的基础,但是独立人格的形成,需要无数次的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因此,要培养独立精神,最为关键的到是让学生能真正地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正是王道!如何培养,需要做到:
一是建构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程序。程序如下: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独立思考——集体交流。在“课前准备”环节,学生要:(1)自学课文;(2)提出一个问题,并记在预习单上;(3)在预习单上记下小组所有成员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在“小组学习”环节,学生要:(1)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快速地记录别人的观点。(2)记录每个小组提供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在“独立思考”阶段,学生要:(1)通过默读、圈划等方式解决三四个问题;(2)将自己思考的“结晶”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在“集体交流”环节,学生要:(1)精心做好发言准备工作;(2)积极参与交流。倾听与记录;补充或反对。在交流时,要注意尽量引用课文里的“证据”,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知识。
二是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充分时间。学生提问题需要时间,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更需要时间,充分的时间,才会让思考更加深入。
三是用“学习任务单”动态检测“独立思考”。学习任务单设四个板块:“课前预习时的问题与思考”、“小组学习时的问题与思考”、“集体交流时的问题与思考”、“离开课堂后的问题与思考”。
阅读课,只有让学生真正独立思考起来,才会真正地将学生的“独立精神”找回!
点个“在看”,把我们“设为星标⭐”!
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的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