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萌教授:质量生存两手抓,肿瘤呼吸病学来支招|第四届肿瘤呼吸病学学术年会预热报道

文摘   2024-10-25 00:01   北京  

恶性肿瘤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随着早筛、早诊理念的推广,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与此同时,器官损伤、慢性病等共病问题,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为了让更多医生、患者重视肿瘤共病,做好器官保护工作,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肿瘤呼吸病学学术年会将于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召开前夕,《医师报》特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中日友好医院杨萌教授解析大会主题“重视器官保护,助力健康中国2030”,普及肿瘤呼吸病学理念,助更多医生和患者树立器官保护意识。




肿瘤与呼吸病学应融合发展


十几年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今,治疗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化疗、靶向、免疫等手段应有尽有,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从仅有一位数,变成了30%左右,杨萌表示,以往的肿瘤患者,只求“活下来”,但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如何让这些患者活得更好,成为医生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以肺癌为例,四成以上的肺癌患者会合并六种以上的共病,如气道狭窄、肺炎、呼吸衰竭、咯血等。杨萌解释,在疾病成因方面,吸烟、空气污染等是肺癌的高危因素,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肺病”)的危险因素,肺癌患者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肺病”);在肺癌治疗期间,也会给肺脏带来一系列的损伤,包括抗肿瘤药物相关肺损伤、放射性肺炎、手术相关肺损伤等;此外,恶性肿瘤是血栓的高危因素,随着疾病的进展,晚期肺癌患者还面临着肺栓塞的威胁。

“这些情况概括起来就是肿瘤本身导致肺损伤、抗肿瘤治疗导致肺损伤和肿瘤呼吸共病,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杨萌指出,共病会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期产生影响,如果某种共病发生在确诊肿瘤前,则可使肿瘤治疗复杂化,严重的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发生在确诊肿瘤后,考虑到患者的肿瘤病史,其共病治疗会受到影响,也会对患者的生存时间造成影响。

肺癌的根治治疗是以手术为主,对于合并慢阻肺病、间质性肺病、慢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这些共病的存在会导致严重手术并发症,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对于此类患者,杨萌指出,应该在呼吸共病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诊疗,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长生存的机会,但同样,免疫治疗相关肺炎以及心脏毒性,也可能成为肺癌患者的“催命符”。但是早期识别,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有效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导致的死亡,甚至部分患者还可重启免疫治疗,为长生存创造了条件。

呼吸学科与肿瘤的交叉融合,不仅局限在肺癌治疗上,还可应对肿瘤伴发感染等问题。杨萌曾会诊过一例肺部出现阴影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科请呼吸科会诊协助判断肺部阴影的性质。“在支气管镜下,医生发现了支气管壁被脓苔覆盖,留取下呼吸道标本送实验室进行涂片及培养,确诊该患者为曲霉菌感染。”杨萌介绍,肺曲霉菌病感染死亡率可达25%,该患者在呼吸科的介入下,得到了及时的诊治,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

“做好器官保护工作,警惕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及时给予处理,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患者的死亡。”杨萌指出,肿瘤患者的保护不仅在医院,更在日常生活。患者在化疗期间,会发生骨髓抑制,易发生感染,医生应做好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要注意手卫生,前往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定期接种流感疫苗等。



掀起学习高潮


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王辰院士率先提出肺脏保护和肿瘤呼吸病学概念,并于2022年4月成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当选首任主委,专委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呼吸、肿瘤、感染、风湿免疫、血液、代谢、营养、药学等相关专家。

2023年,专委会成员围绕肿瘤呼吸病学进行10余次巡讲,掀起了肿瘤学科医生学习肿瘤呼吸共病的高潮。杨萌告诉记者,自从巡讲结束后,肿瘤学科医生更为重视肺癌患者慢阻肺病的筛查工作,主动联系呼吸科进行相关内容学习。在抗感染方面,肿瘤与呼吸学科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讨论。

实体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并伴随肺部感染风险升高。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处理不当将影响肿瘤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由于实体肿瘤患者肺炎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存在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点,因此曹彬主委组织专委会撰写了《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临床诊疗实践中国专家共识》,将在年会上举行发布仪式。

杨萌介绍,该共识全面阐述了实体瘤患者伴发的特点,帮助肿瘤科医生更好的识别肺炎,共识还明确了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的治疗意见。“该共识是肿瘤与呼吸病学交叉融合的产物,将规范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的临床诊疗实践,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杨萌说。



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肿瘤患者生存时间


大会名誉主席樊代明院士曾多次提到肿瘤患者器官保护的重要性。杨萌表示,肿瘤治疗手段飞速发展,患者生存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部分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不尽如人意,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达不到“健康中国2030”的要求。要想进一步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不能一味地等待新药物、新疗法的诞生,医生应积极采取行动,重视肿瘤患者的共病,重视肿瘤患者的器官保护,做好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

杨萌介绍,本次年会邀请了肿瘤、血液、呼吸等多学科专家,期待通过多学科交流、碰撞,实现肿瘤与呼吸病学的融合,同时在临床、科研上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共同解决肿瘤患者的器官保护等“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提升肿瘤患者生存时间。

呼吸学科在肿瘤全程管理、协助抗肿瘤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工作。杨萌指出,肿瘤与呼吸病学交叉融合、共同发展是未来大势所趋,是进一步提升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生活质量的关键。肿瘤治疗理念逐渐转向“提高生存质量”和“全程管理”的新高度。肿瘤与呼吸病学的深度融合,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通过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以及多学科的协同治疗,医生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器官保护理念的普及,将推动对肺部等关键器官的系统性管理,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实现有质量长生存。


专家简介


- 中日友好医院 -

杨萌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医疗组长

  • 中日友好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肺癌专业主要负责人/主要研究者

  • CSCO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内镜分委会委员


会议预告



编辑/排版:刘则伯

审核:杨萌、陈惠


BLOODSCREEN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Trainin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