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疾,耳朵先知?耳朵出现这5种疙瘩,警惕肿瘤来袭

民生   2024-11-21 18:00   山东  

张薛峰今年62岁,每天早晨都会在小花园里和邻居们聊聊天、扭扭腰。

这几天,他的心情有些烦躁,因为他左耳后面长了个小鼓包,按压时还有些疼。

刚开始那几天,张薛峰并不在意,“年纪大了,小毛病难免的。”他这样安慰自己。可这鼓包一天天长大,疼痛也愈加明显。

一天早晨,张薛峰在花园里碰到老朋友李大妈,忍不住抱怨:“哎,李大姐,我这耳朵后面长了个疙瘩,越摸越疼,你说会不会是肿瘤啊?”

李大妈瞪大眼睛,吓了一跳:“肿瘤?哎呀,别自己吓自己,还是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吧!”

张薛峰皱着眉头,无奈地叹口气:“唉,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平时身体都挺好的。”

终于,张薛峰在家人的劝说下去了医院。医生耐心地解释后,张薛峰才意识到,耳朵后面的疙瘩不仅仅是“皮外小事”,它可能在暗示身体的某种变化。

听完医生的分析,张薛峰心想:原来,这小小的鼓包也有大学问,甚至可能是疾病的预兆!

耳朵后面长个小疙瘩,究竟是怎么回事?看似简单的小问题,会不会真隐藏着更深的健康隐患?

耳朵后面长出小鼓包,可能是这5种情况

耳朵后面突然冒出一个小鼓包,总让人疑虑重重。这里列举5种常见的情况及其应对办法,了解这些,可以帮您更好地识别耳朵的“求救信号”。

1.火疖子

火疖子是一种化脓性皮肤感染,通常是因为细菌侵入毛囊或皮脂腺引起的。

这种现象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尤其是免疫力下降或者有糖尿病的患者。火疖子摸起来很疼,有时还会发红、发热。

如何应对?

一旦发现耳朵上长出火疖子,切记不要用手挤压,这会让感染加重,甚至扩散到其他部位。

可以用温水湿敷,缓解疼痛,必要时服用抗生素。特别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清创治疗。

2.痤疮

痤疮,不仅是年轻人的烦恼,中老年人也有这样的烦恼。

耳朵后面皮脂腺较为活跃,加上清洁不到位,容易形成粉刺、痘痘。

痤疮形成的疙瘩虽然不痛,但如果反复发炎,还是会带来不适。

如何预防?

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耳朵周围的皮肤,不要用力摩擦。

少吃高糖、高油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这样可以减少皮脂分泌。

3.皮脂腺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皮脂腺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由皮脂腺堵塞或皮肤碎片堆积引起的肿块。

它们生长缓慢,通常呈圆形且无痛感,但如果感染,就会变得红肿甚至流脓。

是否需要治疗?

一般情况下,这类囊肿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如果囊肿增大或者感染,就应尽快去医院处理。

手术切除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防止囊肿反复发作。

4.淋巴结肿大

耳朵后面的淋巴结是身体的“信号塔”,当身体有感染或炎症时,淋巴结会肿大,发出警报。

感冒、咽喉炎等常见疾病都可能导致耳后淋巴结肿大,这种肿块通常按压时有疼痛感。

淋巴结肿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的感染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情好转,肿块也会逐渐消退。

如果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2周或不断变大,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肿瘤或淋巴瘤,需尽快就医检查。

5.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愈合后过度增生形成的疙瘩,通常在受伤、手术或感染后出现。它不痛不痒,但外观明显。

治疗方式有哪些?

瘢痕疙瘩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或者注射类固醇药物进行改善。不过,这类疙瘩容易复发,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定期复查。

清洁耳朵的好方法

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还是身体的“健康哨兵”,所以平时的清洁也非常重要。

但许多人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用棉签掏耳朵。事实上,这样做可能适得其反,把耳垢推得更深,甚至引发耳道炎症。

以下是科学的耳朵清洁方法:

1.正确清洁外耳

用温水洗脸时轻轻擦拭外耳,保持耳朵外部的清洁。

对于耳垢较多的人,不要用尖锐物掏耳朵,可以定期去医院清理。记住,耳垢适量存在是保护耳道的天然屏障。

2.适当使用润滑剂

对于耳垢较硬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用的耳道润滑剂或滴耳液,帮助耳垢软化,再通过正确的方式排出。

3.避免潮湿环境

中老年人耳道结构改变,更容易感染。平时洗澡后,用毛巾轻轻擦拭耳朵外部,不要让水分滞留在耳道内,以免滋生细菌。

4.定期检查耳朵

那些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的中老年人,应定期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结语

耳朵是健康的“守护者”,任何异常都不能掉以轻心。保护好耳朵,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健康!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青岛广播
青岛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广播中心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