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产业强。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期“先锋会客厅”特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研究员张燕;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朱春筱,进行深入剖析阐述,全文如下。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要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加快新技术创造、新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入理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以运用新技术驱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表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利于在实践中扎实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科技层面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各要素中的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尤其是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革命性突破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可以使关键核心技术沿着技术创新链,迅速推动生产力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实现生产力跃升。从产业层面看,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新质生产力以产业创新为表征。无论是激发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迭代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活力迸发、蓬勃发展,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都推动生产力向更高技术、更高品质、更高附加值演进。可见,生产力进步源于科技创新,以产业创新为重要呈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一定程度就是推动创新进步从科技端传递到产业生产环节、从而催生形成新的生产生活应用场景的过程。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现路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既可以实现科技创新“从0到1”的“最初一公里”,又可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从1到100”的“最后一公里”,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理论上看,科技创新只有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行业及其产业链上,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有效释放优质科技资源潜力,带来科技创新的使用价值实现,由此创造市场价值、形成超额利润,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从科技进步进程看,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和信息革命,推动了由纺织、煤炭产业,到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再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和进步。从实践看,我国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将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有效应用于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在高铁、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取得瞩目成就,大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西部(成都)科学城 本刊记者 江铖 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与走差异化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子具有实践一致性。我国各地区在科研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具有不同基础和优势,不可能采用同一种路径、同一种模式。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对于传统产业占比高的地区,要着力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承担重点功能的地区,要突出主体功能定位,如,农产品主产区在农业生产领域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要加快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和能源经济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差异化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子。
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实践要求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可以将具有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先进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更高科技、更高效能、更高质量的现实生产力,这个过程的起点在科技供给,关键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途径是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以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要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迫切需要我们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成都拥有66所高等院校、47家“中字头”科研机构,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2023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5个国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增至146家,科技创新的潜力动力将不断释放。这就要求成都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综合优势,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瞄准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持续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攻关,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的核心引擎和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成都高新区 本刊记者 江铖 摄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尤其是科技领军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强、技术水平高、人才储备足等优势,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都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2023年,成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同比增长13%,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这就要求成都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不断集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梯度培育重点硬核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切实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动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呈现“量质双升”的发展态势,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当前,成都在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堵点痛点上持续发力,积极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2023年,国家国防科工局授牌在成都设立建设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首批建设备案40家,技术转移联盟、技术经理人协会组建成立,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这就要求成都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优势,坚定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努力让各类创新主体“有的转”“有权转”“愿意转”“转得顺”,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成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切实发挥成都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基础扎实、开放条件优越等综合优势,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动力,加强区域协作、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汇聚人才、资金等要素,促进科技创新突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转型升级联动,因地制宜向“新”求“质”。
激发企业动能,营造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开放生态。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壮大企业科技创新主体队伍,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潜能,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为纽带,面向国内外汇聚创新要素、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深化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新技术革命和新经济浪潮中,主动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深度对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接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梯队。充分发挥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带动作用,以壮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重要方向,加强基础研发和科技创新攻关,与此同时,加强引进东部沿海等先进地区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科技创新成果创新突破和深度应用,带动提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
突出链式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导向,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发展。增强链主企业在产业上下游的凝聚力和产业生态主导力,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不断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等产业生态,牵引主导产业上下游集聚发展,促进跨企业、跨行业、跨行政部门、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聚焦产业生态、重点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持续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培育形成一批面向国际市场、引领型的新兴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联动,增强创新发展增长极功能。发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扎实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促进在更大区域范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成都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的综合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优势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探索在四川全省、成渝地区等更大范围推动建立科技创新联盟、产业链联盟,加强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跨区域、跨部门整合,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互促布局,带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西部地区转移转化。
做好要素保障,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堵点卡点。聚焦解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存在的资金保障不充分、创新主体不足、供需不衔接等短板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策保障支撑。着力发展科技金融,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政府性产业基金体系,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依托成都科技资源,深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优化育才引才聚才政策,着力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建立健全“创业—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梯度企业政策培育体系,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成都。切实发挥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纽带和促进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市场供需对接,打造“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完整孵化链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点击关注↓↓↓
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