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提到各国的第一师,比如美军的大红一师、骑兵一师、陆战一师,那不是精锐就是准精锐,但若论朝鲜人民军的第1步兵师团在朝鲜战争初期的表现,只能说是非常一般,在主力师团里面完全排不上号。笔者这回就来简单介绍下其历史。
人民军建军75周年阅兵式上的第1师团长崔光画像
第1步兵师团的历史最早可起源于1946年6月初随苏联红军返回朝鲜的原东北抗联朝鲜族官兵在三八线以北成立的第一个军事组织——人民安保队安保训练所,8月15日半岛光复一周内之际,这个所被定番号为第一训练所,所长是抗联老战士金一,参谋长是曾任解放军吉东军分区警备2团团长的崔光。1947年5月17日,第一训练所被改编为人民安保队第1轻步兵师团,仍由金一、崔光担任师团长、参谋长。
1948年2月8日,朝鲜人民军正式成立,第1轻步兵师团自然也改称人民军第1步兵师团,代号115部队。该师团负责拱卫平壤以南方向,起初下辖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一个自行火炮大队和一个重机枪大队,分别驻扎在沙里院、南川店和海州等地。后随着陆续有不少解放军朝鲜族官兵回国,该师团又增编了第三个步兵联队,同时为加强指挥,该师团第1步兵联队与从中国回来的人民军第6师团14步兵联队进行了建制对调。
1950年6月初,朝鲜战争爆发前夕,金一升任民族保卫省副相兼文化部长,第1步兵师团长则由原少将参谋长崔光接任。崔光(최광),曾化名崔明锡,1918年出生于咸镜北道罗津市,后随父母移居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任排长。1940年,崔光随部队退入苏联境内,全面抗战胜利后,其曾随苏联红军返回中国东北,任吉东军分区警备2团团长,后于1946年返回朝鲜,曾长期担任第1训练所、第1步兵师团的参谋长。
担任第1步兵师团文化副长的,则是抗联老战士徐哲(서철)大校,此人于1907年4月21日出生于咸镜北道温城郡,后随父母移居中国东北,曾毕业于哈尔滨医学院,后放弃医生的大好前途,于1932年投身东北抗日运动。1940年,徐哲随部队退入苏联境内,全面抗战胜利后返回朝鲜,起初被派往元山、咸兴从事地方工作。1946年人民安保队成立后,徐哲先后调任安保训练所文化处处长、第1师团3联队副联队长,还曾于1949年率游击队南下韩国从事侦察活动,并成功返回。
第2联队长金阳春、第3联队长崔春国
除了崔光和徐哲外,朝鲜战争爆发时的第1步兵师团其他官佐还包括:参谋长韩璟(한경)大校、第2步兵联队长金阳春(김양춘)大校、第3步兵联队长崔春国(최춘국)大校、第14步兵联队长崔岳立(최악입)大校、炮兵联队长玄学奉上校和工兵大队长崔凤彻中校等。其中崔岳立为解放战争中的东北野战军第166师干部,曾化名黄锡(황석)。
编制上,第1步兵师团下辖第2、3、14步兵联队,分别代号127、133、121部队,据1950年8月27日被捕获的第14步兵联队2大队反坦克小队副队长郭宗泰(곽종태,19岁,中国辽宁抚顺人)上士招供,每个步兵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及反坦克炮中队(40人、6门反坦克炮)、榴弹炮中队(80人、榴弹炮5门)、迫击炮中队(80人、迫击炮6门)、侦察中队(150人、冲锋枪150支)、通讯中队(150人)及医疗中队(100人)等独立单位。
另据郭上士招供,第1步兵师团的每个步兵大队有官兵700余人,下辖三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有官兵150人,装备重机枪2架、轻机枪9挺、冲锋枪18支及步枪120余支,大队还直辖迫击炮中队(80人、9门迫击炮)、重机枪中队(80人、6架重机枪)、反坦克炮小队(15人、2门反坦克炮)、反坦克枪小队(23人、反坦克枪9架)、通信小队(16人)、医疗分队(9人)和后勤分队(8人)等独立单位。
而据1950年9月17日被捕获的第1步兵师团直属反坦克大队3中队长崔焕仁(최환인,21岁,咸镜北道会宁郡人)大尉招供,除了三个步兵联队外,该师团其他下辖单位还包括炮兵联队(139部队)、自行火炮大队(169部队)、重机枪大队(163部队)、反坦克炮大队(157部队)、工兵大队(146部队)、通信大队(151部)、输送大队和侦查中队等独立单位,装备有76毫米口径榴弹炮24门、122毫米口径榴弹炮12门、Su-76自行火炮16辆和反坦克炮12门等技术装备。
第1步兵师团组织结构
1950年6月25日晨,在经过3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第1步兵师团在人民军第203装甲联队的40辆T-34坦克的引导下,对韩军第1师团13联队在开城以东24公里处高浪浦的阵地发起攻击。韩军由于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导致边境防御工事很快被人民军坦克冲突,25日当晚,韩1师团长白善烨即按照预定计划,命韩13联队连夜后撤至临津江南岸,与他亲自带领的韩11联队会合,一同后撤的还有在开城一带被人民军第6师团击溃的韩12联队残部。
为了夺取具有重要意义的临津江大桥,第1步兵师团一部即搭乘坦克跟在韩12、13联队后面火速推进。人民军坦克的出现完全出乎守桥韩军的意料,趁敌人慌乱之际,人民军工兵迅速切断了桥上炸药的引爆线路,完好无损地夺取了临津江大桥,使得人民军坦克及第1步兵师团后续部队得以顺利从桥上通过。但由于临津江南岸地区地形复杂,韩1师团又已事先在有利地形构筑了阵地,导致第1步兵师团随后被阻击在此长达三天之久。
直到6月28日,在传来汉城已经落入人民军之手后,韩1师团才撤出临津江南岸的坡州-汶山一线阵地向南撤退,第1步兵师团随后也缓慢跟进,于7月4日渡过汉江抵达汉江南岸的永登浦地区,与人民军第3、4、6师团顺利会合。随后继续向东南方向追击的第1步兵师团先头部队在龙仁遭到韩17联队的伏击,受到了一定损失,但师团主力仍不顾一切的向前挺进,目的是配合自原州-堤川一线南下的人民军第12师团一部,夺取忠州。
在人民军两个师团的夹击下,防守忠州的韩6师团虚晃一招,于7月10日夜间撤出,第1步兵师团依旧跟在敌人屁股后面顺利解放忠州,事后崔光也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算是结束了自开战以来该师团毫无战果的尴尬局面。解放忠州后,第1步兵师团继续向半岛中部的闻庆山口挺进,由于这一带道路狭窄,不适合使用坦克,人民军只能以步兵为先导前进。7月14日,在闻庆梨花岭战斗中,第2步兵联队遭到守军韩6师团的反突击,损失官兵800余人,丢失火炮3门。
1950年7月下辖在闻庆梨花岭作战的韩6师团
但在第1步兵师团的持续攻击下,韩6师团在两天后还是放弃梨花岭继续向闻庆以南的咸昌
金光侠(김광협),1915年出生于咸镜北道会宁郡,曾随父母移居中国东北,后参加东北抗日联军,1940年随部队退入苏联境内,任苏联红军远东第88旅连长。全面抗战后,金光侠随苏联红军返回中国东北,曾奉命在牡丹江地区组建解放军地方部队,曾任吉东军区司令员兼警备1旅旅长,1948年初返回朝鲜,曾先后担任第3师团长、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与崔光同时发生职位调动的还有调任第12师团长的原第3步兵联队长崔春国大校,结果其很快就在7月底阵亡。
进入咸昌后,由于连日作战损失较大,美军估计此时的第1步兵1师团仅剩官兵5000余人,已基本丧失进攻能力需要一段时间的整补,事实上,该师团也确实暂时停止了移动,把战线推进任务交给了作为预备队补充上来的第13、15师团。8月初,人民军统帅部发起第四次战役,其中第1步兵师团被赋予的任务是,在主攻大邱的第13、15师团左翼行动并占领军威。8月5-8日,三个师团一字并排逐次渡过洛东江,第一次大邱战役正式打响。
8月14日,人民军第1、13师团分别沿尚州、军威公路南下,直抵韩国临时首都大邱的北部门户多富洞。这时美军已经在被称为“保龄球场地”的多富洞以北山谷设下了巧妙的伏击阵地,人民军一连猛攻一周都未能取得突破。眼看正面攻击无效,由解放军朝鲜族官兵组成的第1步兵师团14步兵联队发挥其在解放战争中的作战经验,从山谷右侧的山地渗透到美军后方,袭击了美军在后方的炮兵阵地及为炮兵阵地提供警戒的美第23团。
在多富洞作战的韩1师团11联队
然而由于第14步兵联队未能携带重武器,所以很快遭到美第5航空队及骑兵1师装甲部队的有力反击,这次渗透作战仅持续了一天就宣告失败,战后该联队仅剩官兵400余人。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由于没能按照计划攻占大邱,人民军统帅部又决定在9月初发起第五次战役,其中第1步兵师团被编入第2军团第3攻击集团,目标仍是突破美骑兵1师及韩1师团的防线,并夺取大邱。在战斗发起之前,通过补充来自后方的南韩义勇军官兵,该师团总兵力恢复至6000余人。
然而,由于补给不畅,在大邱以北的第3攻击集团似乎严重缺乏大米等物资,据1950年8月24日被捕获的第14步兵联队1大队1中队2小队战士金在圭(김재규)招供,自8月20日起他们就再也没从后方收到过任何弹药和粮食,每天只能吃到一次从当地老百姓那里征收的饭团和炒黄豆。由于不断遭到美韩军的炮击,部队整体士气很低落,许多人民军官兵——主要是7月以后入伍的新兵——在阅读了美韩军发布的传单后,纷纷丢下武器逃下山向美韩军投降。
9月2日夜,第3攻击集团在大邱以北的第二次攻势终于打响,虽然有投降的人民军军官事先提供情报,但人民军主攻部队还是很快突破了保龄球场地,在保龄球场地侧翼作战的第1步兵师团也推进到多富洞东南侧的570高地和三山洞,并一度切断美骑8团的退路。9月10日,第1步兵师团组织第2步兵联队对韩1师团设置在八公山上的阵地发起袭击,结果遭到对方炮火的猛烈还击,最终这次攻击以该联队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而告终。
到9月14日夜,在美韩军的联合反扑下,兵力已经耗尽的第1步兵师团开始从八公山上逐次后退。据1950年9月17日被捕获的第3步兵联队2大队重机枪中队4小队战士权成银(권성은,20岁,黄海道黄州郡人)招供,截止9月15日其所在的第3步兵联队2大队仅剩官兵200余人,其中60%为新入伍的南韩预备役人员,以此推算全师团战力仅剩开战前的不到30%。而之前拥有16辆Su-76的自行火炮大队,如今也只剩下7辆,炮兵联队的36门火炮也只剩下12门。
被人民军遗弃的su-76自行火炮
9月18日,韩1师团果断抓住了第1步兵师团退却的战机,向人民军第1、8两个师团的结合部之间发起突袭,一举挺进到多富洞以北的军威公路,切断了第1、13师团向北撤退的道路。金光侠中将被迫将第2、14两个主力联队调回来打通退路,但没有成功,该师团处境日益不利起来,但为了给后续部队组织新战线赢得时间,这两个师团只能在包围圈里继续坚持战斗。一直坚持到9月下旬,第1步兵师团各部才接到分散向北突围的命令,此时整个师团的组织早已被打散。
10月初,第1步兵师团长金光侠带领的少数官兵越过三八线北返,该师团残余官兵2000余人陆续退往中朝边境的江界地区进行整补,先后被成建制补入该师团的有第10铁路旅团2大队、第103治安联队1大队、第249海军陆战旅团5大队、第42步兵师团残部等部队,使得该师团总兵力得以暂时恢复到6000余人的规模。按照人民军统帅部重组各师团残部的命令,第1步兵师团与第13、15、105师团残部及第26岸防旅团被合编为第3军团,军团长为原第105装甲师团长柳京洙,原第1师团参谋长韩璟升任师团长。
12月1日,由于东线长津湖战场吃紧,第1步兵师团奉命开拔前往增援,因为是在内线流动作战,该师团的炮兵联队依旧留在江界整训。由于是步行行军,经过一路走走停停,12月20日第1步兵师团才抵达咸兴,这时东线战事已经结束,该师团随后又掉头南下,跟随人民军第2、5军团突破了三八线,并一直推进到半岛中部的洪川一线。但当第2、5军团在1951年1-2月围绕原州地区与美韩军展开血战时,包括第1步兵师团在内的人民军第3军团则被配置在二线没有参战。
1951年3月7日,新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发起代号为“撕裂者行动”的作战,目的是将战线推进到被称为“爱达荷线”的目标位置,面对美韩军的疯狂进攻,尚处在整补状态的中朝联军只能且战且退,第1步兵师团在平昌以北高地进行了一定程度抵抗后,也奉命继续向北撤退。此后第1步兵师团的番号不再出现在一线战场,推测可能为保护该师团“种子师团”的光荣历史,故干脆让其长期蹲守后方修筑工事去了。
最后来介绍下第1步兵师团相关人物的结局:
80年代的崔光(中)
战争中的首任师团长崔光,战后历任人民军第5军团长、空军司令、总参谋长,虽然1969年曾因受处分被发配地方上的煤矿工作,但因为表现优秀而在几年后复出,历任黄海道委员长、人民军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199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最终于1997年去世,终年79岁;
第二任师团长金光侠,战后曾任人民军总参谋长、民族保卫相、内阁副首相,1970年起突然被撤除一切职务,此后不再出现在公开报道中;
师团文化副长徐哲,战后曾任人民军总政治局军长、人民议会副委员长,1977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最后于1992年去世,终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