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城市财经(ID:City-Finance) 作者:余飞
广汽立下军令状
过去的半个月,占广州规模以上汽车工业半壁江山的广汽集团,传来了两个大消息:
第一,总部迁移。11月2日,广汽集团宣布将总部从珠江新城搬迁至番禺汽车城。第二,立军令状。11月15日,广汽集团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正式对外宣布:三年,200万辆、至少22款全新产品;品牌焕新、科技领先、国际市场拓展;一体化组织改革、重新梳理产品开发流程、推进二次混改、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入、研发和产业化再投500亿元。两件事情并不孤立,串联起来分析,其实就是广汽集团已被深深的危机感压得喘不过气来。广汽的危机感,也是广州的危机感,毕竟广汽对广州太重要了,如同东风集团对于武汉一样。当然,后者的重要性更大,东风不只是武汉工业的主心骨,也是整个湖北工业的强大底盘。巧的是,在汽车工业下滑明显的背景下,去年东风集团在湖北省强力背书之下,开启了燃油汽车价格战。目标很明确,推动东风集团降价出货清仓燃油车,回笼的资金全力押注新能源汽车项目。汽车是湖北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而东风又是湖北汽车的当家人,东风好,湖北的汽车产业才能好。广州也是一样。从数据来看,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广州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汽车制造业6470.48亿元,电子产品制造业3389.43亿元,石油化工制造业2087.21亿元。
工业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合计11947.1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9.93%。也即三大工业支柱,占广州市工业的半边天。2022年,广州市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由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3%,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今年产能跳水,导致整个广州的GDP增速吊车尾。
广州经济水逆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149.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22149.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80.11亿元。无论增量还是增速,在GDP十强城市中,均位列倒数第一。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扩大范围来看,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广州这一增速依旧处于末端,位居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佛山。上半年,广州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就已经下降了0.8%。这一工业增速,在十强城市中,同样位居倒数第一,且是唯一一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的城市。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其中上海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降幅在扩大。而且,在目前公布数据的十强城市中,依旧是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城市。广州工业增加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产业下滑之故。第一部分已经说到,从工业总产值角度来看,广州的汽车工业占其工业总产值25.3%,是广州的当家产业。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4%。今年前三季度,下降速度进一步扩大:重点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处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在今年之前,广州的汽车产量已经连续四年增长,去年产量317.92万辆位居全国第一。然而,进入2024年,产量和销量同时下滑,且丢掉了汽车第一城宝座。生产方面,广州统计局公布的前9个月数据显示,汽车产量下滑了20.8%,其中9月份下降了30.9%。销售方面,广汽前三季度总共卖了133.5万辆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5.59%。从财报可以看到,不仅本田、丰田这类合资车不行了,就连广汽埃安的销量也出现了大跳水。广汽埃安9月份广汽埃安销量为40360辆,同比下滑21.78%,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2.67万辆,同比下滑35.4%。可供对比的是重庆、武汉两座城市。广州、重庆、武汉都是以汽车工业作为顶梁柱的城市,也因为汽车工业的走势不同,带动了增速不同。
以重庆来说,今年经济增速表现非常亮眼,位居四大直辖市第一位,在十强城市中,增速与苏州并列第一。
增速冒尖背后,是其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业增速强劲之故。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8位;其中,7、8、9月份同比分别增长6.9%、8.5%和6.5%,均高于全国速度。重庆统计局明确指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汽车与化工产业。前三季度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高达到25.9%,化工产业增速16.8%。从重庆的汽车产量走势,也能直观看出重庆汽车工业的恢复情况。2017年受全国新能源汽车强势发展影响,作为燃油车时代的霸主重庆,汽车产量跳水式下滑。
不过好在重庆很快反应过来,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最终稳定住了产量,并一路上升。
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231.79万辆,时隔多年后重回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0.03万辆,约占全市汽车产量的22%、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有了质的飞跃。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更是反超广州,夺回“汽车第一城”的宝座。重庆汽车工业恢复,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所致。因为从数据来看,重庆的燃油车仍在下降。
重庆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燃油车114.03万辆,下降15.4%。而新能源汽车产量59.43万台,增长了1.3倍。武汉过去几年,同样遭遇了汽车工业下滑。2023年武汉汽车产量121.4万辆,相较于巅峰时期的189.8万辆,下降了36%。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持续保持在副省级城市第一梯队。其中新质生产力快速奔跑,是拉动工业增速表现不俗的直接原因。武汉市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强力支撑补位,增速达30.6%,增长贡献率为78.4%,同比分别大幅提升30.2、76.5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平板电脑、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3.8%、41.8%、21.4%、12.8%、12.5%。这些表现,最终成就了武汉前三季度GDP增速5.1%,跑赢了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表现不算太亮眼,但如今的大环境下,有如此增速,已属不易。
汽车工业
依旧是影响城运的产业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在所有的产业争夺中,汽车产业最具吸引力,因为它足以改变城运。当年一汽落户长春,让长春在东北到处都是直辖市的年代里,也获得了直辖市的头衔。后来由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东北所有的直辖市都撤了。二汽诞生于中苏关系破裂开启三线建设时代,落户在大山深处的湖北十堰。十堰当时还只是一个近百户居民的小镇,如今七普时期拥有320.9万人口。因为二汽的到来,十堰与其原本所属的郧阳地区换了身份,1973年十堰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郧阳地区则降级为十堰的郧阳区。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十堰由于交通不便,二汽决定迁出,先是迁到了襄樊(现在的襄阳)成就了襄阳的湖北第二城的身份。1992年二汽改名东风汽车,2003年迁到武汉,成就了武汉的汽车工业,且是武汉如今的当家工业。随着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新兴汽车工业,依旧在改变着城市命运。深圳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西安也因为新能源汽车一度风光,如今重庆也走上了前台。不久前写到的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今年迎来了大爆发,截至10月21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台,跻身新能源汽车产量前三,今年年底大概率会超过上海,跃升到第二位。还有郑州。郑州在比亚迪加持下,新能源汽车产量一下从之前的几万台跃升至去年年末的31.6万台。今年上半年,郑州汽车产量达到了43.1万辆,增长了7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1.9万辆,增长了10.4倍。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70万辆,增长120%。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态势,再加上自身经济现状,广州如坐针毡,这是广汽最近半个月两大举动背后的根本逻辑。广汽从珠江新城搬迁至番禺汽车城,其实是要让广汽再出发,要全力押注新能源汽车。
广州日报披露,2005年以来,番禺便成为广汽自主事业的发源地,广汽研究院、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在这里拔地而起,蔚然成型。现在集团总部搬迁到此,番禺还将是“全新广汽”的诞生地和大本营。希望在保持品质、安全、用户满意度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品牌引领、产品为王、科技领先、国际市场拓展四大改革举措,再造一个充满干劲的“新广汽”。接下来三年,广汽自主事业每年销量要上一个台阶,每年要出2-3款爆款车型,每年要确保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处于行业头部位置,每年要实现“国内+国际”双赛道的双增长。根据广汽透露,未来三年,广汽自主品牌将有22款全新车型密集推出,其中2025年上市7款,全面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广汽传祺将与华为深入合作,推出搭载华为高阶智驾技术的中高级SUV、MPV和轿车三大系列车型。面向行业“新四化”趋势,广汽集团坚持打造科技广汽,截至目前,累计自主研发投入超过500亿元。在新能源领域,已经量产了行业领先的弹匣电池、超级快充、夸克电驱技术,全固态电池技术也会按计划在2026年装车搭载。这里有一个关键信息,就是广汽传祺要与华为深入合作。在之前我分析重庆的时候,就说到过,重庆GDP增速背后是其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速快速增长背后是汽车工业快速增长,汽车工业快速增长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工业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背后是深圳华为的赋能,这一点,重庆统计局在其数据公报中,直言不讳。具体可以查看我8月份写的文章《深圳助攻!中国第四城,重庆稳了,广州悬了!》(点击此处可查看)。产业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灵魂之上。作为一座繁荣了千年的城市,作为民国以来新思想萌发之地,作为一座极具创新精神、奋斗精神的老牌一线城市,困难都是暂时的。广汽的求变,华为的入局,相信广州汽车工业在其强大基础上,能够实现蝶变。目前的广汽,正在蓄能当中,一旦恢复过来,广州的汽车工业必然会重新崛起。作为广府人心中的耶路撒冷,期待广州尽快走出阵痛期。
*封面配图来源于摄图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26年来,前瞻始终坚持两翼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宏观研究+技术洞察+自研大数据”为可持续发展先行之翼,以“智库专家+平台资源"为落地性发展后固之翼,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咨询服务。
决策·投资,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
FORWORD, FOR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