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李林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满月后被放在漳州塔口庵,后被华侨李瑞奇妻子陈茶收养。
3岁时随养母到印尼爪哇侨居。
她9岁那年,在父亲集资兴办的中华学校就读。
李林虽然在父亲任董事长的中华学校读书,但荷兰统治者不允许学校开设中文课,更不允许讲授与中国相关的知识。
但这所学校依然聘请了几位华侨教师。
在课堂中,这些华侨教师总会讲授些许关于祖国的事情。
一次,李林的启蒙老师方寅正偷偷为孩子们讲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驻校荷兰官员忽然闯入,不仅撕毁中国地图,还恶狠狠地威胁方先生,最终方寅被迫离职。
这件事给李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在她心中种下了民族大义的种子。
1930年,李林随养母回龙海石码,就读于石码大埕的一所私塾。
次年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同时加入了进步组织并宣誓:准备对日作战,为国牺牲,如有二心,天人共戮!
1935年春,李林来到上海爱国女子中学就读。
爱国女中,原名爱国女学,由蔡元培等人于1901年创办。
蔡元培与秋瑾、章炳麟等曾在这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那时爱国女中附近就是日本兵营,军事演习的炮声常使学生上课中断。
有一次,学生们正在自习,虹口方向又传来日军的炮声。
李林实在气愤不过,拍案而起:“这还算什么国家?”“总有一天要把这些强盗赶出中国去!”
在这种激愤的情绪下,她挥笔写了一篇题为《读〈木兰辞〉有感》的作文,并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这篇作文深深感动了语文老师,竟被破格打出了105分。
1936年2月,李林加入上海中共组织改建的抗日救国青年团,并在当年春天参加了三八节游行。
后被学校开除,于是她决定前往北平。
在前往北平之前,李林认为父亲取的名字“秀若”不符合自己的个性,便决定改名。
因敬佩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便取列宁的中文音译,加上自己的姓氏,改名为“李林”。
1936年7月5日,李林离开上海,乘海轮前往北平。
到了北平,李林经人介绍,加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9月,李林入读北平私立民国学院政治系。
1936年12月12日,北平学联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七君子”事件,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李林担任民国大学游行队伍的旗手。
面对警察的暴力阻拦,她告诉护旗的男同学:“如果我倒下了,你们要接过去,红旗绝不能倒。”
不久,李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底,李林响应中共北平市委的号召,奔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接受军事训练,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林坚决要求到前方杀敌。
于是被派到大同,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后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雁北抗日前线,宣传和组织工人、农民生参加抗日武装,积极教育和武装青年。
在前线,她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被贺龙夸为“我们的女英雄”。
也成了被敌人悬赏五千大洋的“顽皮女太君”。
当时的妇女们争着给地做鞋,她们骄傲地叫这鞋为“李林鞋”。
在雁北地区,几乎无人不知李林,李林后当选为晋绥边区第11行政专员公署委员。
1939年3月,李林参加了阎锡山在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召开的晋绥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会上她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讲述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深入敌后,打击日伪军的英勇壮举。
阎锡山曾亲自派人向她施以威逼和利诱,李林不为所动。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的重兵发动了对晋绥边区的第九次“扫荡”,李林所在的11专署机关、群众团体及一部分干部 500 余人被日军包围。
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李林不顾已怀有3个月的身孕,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被围困在小郭家村荫凉山顶。
26日,她在腿部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
被日伪军包围后,她不愿被俘,将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了自己。
李林就此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李林牺牲后,数千名抗日战士和驻地群众,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她的血衣几经辗转,送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中共中央妇委发来电,高度评价她的英雄业绩:20余岁之青年李林同志,自1937年夏起,即在前方英勇杀敌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今竟英年战死,实中华民族--特别是我国妇女界一严重损失,中共中央妇委对死者表示沉痛哀悼。
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发表社论,称赞李林是“中国民族英雄的最光荣典型”。
山西平鲁在《重修李林碑文》中给予她更高的评价:“李林同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在她革命的一生中,对敌骁勇讨杀,建功卓著,与人民血肉相连,亲如手足,对祖国无限热爱,赤胆忠心,为革命坚贞不屈,鞠躬尽瘁。”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
1964年12月,李林革命事迹陈列室在平鲁烈士陵园建成,毛主席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1985年4月26日,当年的老干部和平鲁百姓自发捐款建成一座高 2.25 米的玻璃钢李林塑像,她骑在腾空跃起的马背上,一手挽缰,一手提枪,双目远视,英姿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