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上岸中飞院‼️

教育   2024-10-24 21:35   四川  

CONGRATULATIONS

中飞院新增7个硕士

学位授权点报考相关须知

  远举高飞  博学笃行  


近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4〕20号),中飞院增列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数学、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气象、材料与化工、工商管理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次增列后,学院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20个,其中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交叉学科等7个学科门类,为建设“大飞行”学科群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飞院新增硕士点介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共建高校。学院作为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形成了理、工、文、管、法、艺、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民航飞行员、工程技术和民航运营管理人才为主的办学格局,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飞院依托民航,奉献共和国的蓝天,在新的发展时期,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



学术型


01

智能科学与技术

学位点介绍

飞行技术学院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次增列后,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3个,还包括“交通运输”和“应用心理”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点发挥飞行技术学院在民航运行技术、导航技术、航空心理的优势地位,结合航空电子电气学院的航空电子、无人机、控制工程以及计算机学院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工程的专业特色,实现中飞院三个二级学院强强联合,培养民航运行技术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交叉人才。


 培养特色

1. 前沿科技与民航结合

课程将重点聚焦智能交叉、智能基础理论与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紧密结合民航实际需求,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应对民航领域的紧迫挑战。同时,凭借学校在民航行业的显著优势与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技术革新,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实践导向的科研培养

通过与航空公司及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提供丰富的实习与研究机会,学生将在项目中参与智能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确保学生在民航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3. 跨学科协同创新

结合飞行技术专业的深厚基础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发展,课程将着重于航空产业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应用。通过跨学科的协作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相关方法、技术与工具,以便在民航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并具备系统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培养方向

1.  智能交叉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飞行技术、智能驾驶舱设计与应用、智能机器与人协同驾驶技术、智能航电系统、人机功效优化以及智能化训练等。该方向构建智慧民航的交叉研究模式,具有鲜明的民航飞行特色和不可替代的训练资源优势,中飞院是全球最大飞行训练机构,独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包括400余架初、中、高级教练机;机型最多的模拟机训练中心,有波音、空客等飞行模拟机18台,将为上述领域科学问题的探索与验证提供支持。


2.  智能基础理论

主要研究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机器学习、类脑智能、导航信息融合技术等。该方向具有深厚的认知科学应用基础和行业领先的智能导航信息应用优势,是民航局首批心理测评单位,机组资源管理训练、航空人员胜任力评价的主要推动者,率先采用核磁共振探索空勤人员大脑结构,在北斗应用路线图、PBN路线图、航空通导监智能一体化方面已有深厚研究基础。



3. 人工智能应用

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感知与认知工程、数据挖掘及民航虚拟场景等应用技术。该方向具有强大的运行平台支撑和独具特色的运行数据优势,中飞院是中国民航最大的通航运行单位,是民航运行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单位,是民航局重要的技术支持单位,针对飞行运行与飞行安全问题,已开展飞行运行与安全、飞行技术与人机工效、智能分析评估与飞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学制、招生人数与培养方式


学制:3年

拟招人数:3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培养方式:全日制



02

 数 学

学位点介绍

理学院新增“数学”、“应用统计”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数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次增列后,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3个,还包括“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培养特色

1.  服务智慧民航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数学理论基础和卓越民航交通运输领域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数学与民航实际需求的深度融合,广泛拓宽数学的应用领域,特别是聚焦智慧民航建设,服务民航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实现“增强基础数学、做强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做优运筹学与控制论的民航交叉特色方向”的建设目标,培养能够解决行业复杂问题、推动创新发展的高素质数学人才。


2 . 适应数智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学科以“科创育人导师制”为核心,借助“学生成长成才系统”精心打造高质量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基础学科培优工程”,以产业学院为依托,积极推进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特别是与民航、信息技术类企业的深度合作,强化学生在算法设计、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实践能力。逐步建设数学在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型产业中的交叉应用,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优化算法、机器学习模型和路径规划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将数学理论优势充分发挥在智能化、自动化领域,为数智时代的高新产业输送具有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 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本学科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同时强调其在民航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科重点开展优化理论与算法、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建模等前沿数学基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优化算法、流体力学、材料计算等智慧民航特色领域。通过这些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我们致力于为民航行业输送具备高水平理论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向

1. 运筹学与控制论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学规划的连续优化算法、启发式算法等;针对民航领域的具体需求,研究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的技术;利用数学方法建立并优化用于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航班调度等方面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研究。

2.计算数学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微分方程的数值算法和方法,以应对工程、物理和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利用先进的计算数学和计算物理技术,解决包括多物理场耦合、跨尺度建模等在内的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

3. 应用数学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哈密尔顿系统中的同宿轨道问题,揭示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复杂行为和稳定性特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民航业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涉及航班调度优化、乘客行为分析、安全管理和维修预测等。


学制、招生人数与培养方式


学制:3年

拟招人数:3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培养方式:全日制





专业型


03

应用统计



培养特色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统计学专业知识和民航领域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该专业逐步发展了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民航工业统计、民航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紧密结合现代民航产业的发展需求,满足地区和民航行业对高素质统计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充分发挥学校与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局及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科研平台,确保培养具备数据分析、风险控制、智能决策支持等关键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助力学生在民航和相关行业的广泛发展。


  培养方向

1.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民航金融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识别趋势和周期性特征,提供未来预测和决策支持。建立和优化用于分析民航金融现象的统计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研究和开发针对民航金融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财务稳定性。


2. 民航工业统计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收集和分析民航运输数据,包括客运量、货运量等,评估运输效率和市场需求。统计和分析航班运营数据,如准点率、取消率、延误原因等,帮助改进管理和服务质量。开展针对民航各个环节的统计调查,包括乘客满意度、市场调研等,提供数据支持和改进建议。


3. 民航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和分析海量民航数据,挖掘隐藏模式和趋势,提高运营效率。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开发智能决策系统,支持航线规划、资源配置等关键决策。应用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包括航班调度、乘客分配等,提升整体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学制、招生人数与培养方式


学制:3年

拟招人数:3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培养方式:全日制



04

气 象

学位点介绍

航空气象学院新增“气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次增列后,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3个,还包括“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行业融合和学科交叉为特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社会经济发展、航空业发展对气象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围绕气象前沿科技、工程技术和示范性应用等开展研究,培养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航空气象实际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总要求,在航空气象技术与应用领域通过不断优化实践课程强化学生专业实操技能,满足精细化气象服务岗位要求;围绕“智慧民航”发展规划,在航空气象信息与大数据领域通过针对性的多学科融合课程培养一批站在气象科技发展前沿,具备创新融合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方向

1. 气象服务与应用

增强航空气象服务与保障技术研发能力,提供高质量的航空运行气象决策服务和应用支撑。依托我校民航特色多学科交叉和协调发展优势,研究方向涉及航空高影响天气探测预警预报;人工影响天气、远洋气象导航、绿色低碳航空、通航及无人机等的航空气象保障;国产民机研制与运行全流程气象保障技术与标准;气象卫星载荷机载校验评估(航空遥感)技术等。培养航空气象服务相关方法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


2. 气象信息与大数据:

推进航空气象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高航空气象智慧化服务能力。依托我校航空气象数据平台和高性能计算平台,研究方向涉及航空气象大数据处理、挖掘、可视化技术;航空气象信息与航空运行的智能融合应用技术;气象无缝隙融入智慧航空关键技术与标准;航空气象数字孪生与仿真应用技术;人工智能与航空气象数值模式的融合应用。培养能运用新技术进行航空气象大数据分析、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及实用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制、招生人数与培养方式


学制:3年

拟招人数:3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培养方式:全日制



05

材料与化工

学位点介绍

航空工程学院新增“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授权点,本次增列后,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3个,还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航空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高性能航空材料领域承担产品研发、维修、工程设计与实施管理,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向

1. 纤维增强轻质结构材料。

依托中国民航科技创新四型五基地、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等平台,立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FRP)材料应用与维修验证,开展FRP材料制备与维修的分析设计、固化行为、表界面及验证、FRP材料制备、性能、维修与适航验证等研究。


2. 航空功能材料与器件。

以“智慧民航、绿色航空”需求为牵引,围绕敏感材料与传感器件、航空特种防护功能材料、航空热控材料与系统集成、航空环境净化材料等,开展航空敏感材料与器件、防/除冰材料、电磁屏蔽材料、隔热降噪材料等研究。



3. 航空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

针对航空轻合金结构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等加工需求,创新研发材料技术和智能化及绿色装备技术。围绕航空材料精密成形技术、关键航空材料再制造技术、航空材料智能化与绿色装备技术、航空材料表面工程开展关键航空材料加工成形、通用航空器重大结构损伤修复及装备研制等研究。


学制、招生人数与培养方式

学制:3年

拟招人数:4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培养方式:全日制



06

国际中文教育

学位点介绍

空中乘务学院新增“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

该硕士点是民航局直属院校中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拥有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的二级学院,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国际中文教育与民航行业特色相结合。


 培养特色

1. 服务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升级发展

通过建设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点,培养“中文+民航”的高层次人才,让中文深度融入国际民航,使中文能力成为国际民航劳动力构成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进民航强国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拓展“中文+”项目内涵及承载力,赋能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升级发展,履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的使命。


2. 助力中国民航文化全球影响力提升

通过建设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点,提升中文在国际民航的应用和话语权,提升中国民航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同时,依托“中文+民航”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的中文语言能力和国际中文传播能力,推动中文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改善中国国家形象海外认知,履行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使命。



3. 构建“中文+民航”的语言标准

通过建设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点,建设与民航职业相适应的中文能力等级标准,与现有的等级标准共同构成顶层设计,有助于对“中文+民航”学习者进行分阶段客观性评价,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资源建设。同时,解决语言与技能的融合分级、通用语言与职业技能标准的衔接问题,实现“中文+民航”的长效发展。


培养方向

民航跨境交流传播

该方向融合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交通运输等学科基础,依托民航运输国际性的特点,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产大飞机”文化输出,推动中文多场域应用,构建“中文+民航职业教育”“中文+民航专业特色”的新培养体系,特别是在“国产大飞机”的境外拓展业务,国产“大飞机”文化输出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培养文化底蕴深厚、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服务民航强国战略。


学制、招生人数与培养方式


学制:3年

拟招人数:3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培养方式:全日制



07

工商管理

学位点介绍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本次增列后,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2个,还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特色

1. 聚焦行业发展

紧跟国际国内民航运营管理前沿,结合民航业对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特点,科学设计、动态调整涵盖民航经营管理核心业务的专业课程模块;聘请国内外航空公司、机场、航油、航空制造和新能源制造等企事业单位领导担任我校MBA企业导师,开展经营管理实战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充分融合学校理、工学科优势,为民航飞行、空管、机场、机务、乘务、安保等各领域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能力提升,实现理工与管理深度融合。


2. 服务区域经济

聚焦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与国省级临空经济和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共建,培养精通民航运输、航空制造、航旅经营和新能源产业的管理人才。



3. 提升管理实战经验

通过“案例开发—案例教学—案例研究”全流程工作,构建和运用原创民航经典案例库,提升学员挖掘、分析、提炼知识和实践能力;运用学校拥有的机场、空管、机务工程等运营平台,联合国、省级临空经济、低空经济产业园区,进行实景教学,开展境内外航司、机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企业观摩学习。


  培养方向

01民航企业管理

02企业战略与危机管理

03航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学制、招生人数与培养方式

学制:3年

拟招人数:3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培养方式:非全日制,周末或定期集中授课





温 馨 提 示


报考中飞院研究生的广大考生

本次报名时间截止到

10月28日22:00

报名网址: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报考单位:

(1062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相关网上报名方式、报考流程

报考条件、笔试复试

奖助学金等相关信息详情

请关注查看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研究生处官网

书海泛舟终达岸

志在云霄展宏图

中飞院与你携手相约

共赴下一站山海



监制:杨德贵

责编:王腾 宋都笃

策划:宋都笃 牛顿

文字编辑:宋都笃 牛顿 各二级学院

图片:新媒体联盟

美编:宋都笃

点击“在看”

一起为中飞院加油点赞!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远举高飞 博学笃行 中飞院唯一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