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与马拉松相遇,活力迸发

时事   2024-10-09 19:01   北京  
这个国庆假期,你是怎么度过的呢?是出门旅游撞见人山人海,还是近郊游玩享受怡然自得?在这些选择之外,有这样一群人,选择了一种特殊的过节方式,那就是参加马拉松比赛。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赛事鸣枪开跑,还有多个备受瞩目的马拉松赛事启动报名,如有“国马”之称的北京马拉松、江苏昆山马拉松、苏州太湖马拉松等。
密集的马拉松赛事不只彰显了群众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42公里赛道背后,更是一场城市与比赛的双向奔赴。
马拉松热度持续升温
过去,马拉松是专业运动员才敢碰的“魔鬼赛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跑马”大军。我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也开始“井喷”。
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其相关路跑赛事只有22场,2014年为51场,此后突然出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猛增到134场,2016年328场,2019年国内马拉松达到高潮,当年国内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达到1800多场,参赛人次也达到713万人(次)
疫情的影响让马拉松热有所降温,但疫情过后,马拉松赛事迅速恢复。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共举办622场马拉松比赛,平均每天就有近两场比赛。
今年以来,马拉松赛事热度不减。根据中国马拉松官网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范围内共有400余场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其中A类赛事200余场,B类赛事20余场,C类赛事近200场。虽然数量较2023年有所减少,但比赛密度、参与人数明显增加。数量最高的一天,也就是2024年4月21日,全国有42场马拉松在同时进行。
中乔体育公司总经理马磊在参加某媒体组织的“中国马拉松,何以高质量”系列视频访谈时就谈到,今年上半年的马拉松赛事人数明显比去年增加,大众参与的频率、热情比以往更高。体育解说员王超也表示,今年上半年,仅他个人就解说赛事13场,主持赛事11场。
如此高密度的赛事,跑者在欢喜之余,也陷入了“选择困难”。因为“只要想参加,几乎每个周末都可以找到赛事”。陈南(化名)就是密集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受益者之一。作为新晋入门跑者,今年6月陈南才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场半马比赛,“跑步热情高涨”。紧接着的几个月,他先后报名了多个城市的马拉松比赛,他可根据赛事的类别、喜欢的城市、距离的远近等因素综合选择。
“当然,参加马拉松比赛,除了体验比赛氛围,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能够拿到田协认证的比赛成绩。”陈南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中国田协根据赛事的组织标准和成绩认证标准的不同,将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分为A类(又分为A1类和A2类)、B类、C类三个等级认证,其中,A1类为最高级别。而国际田联对马拉松认证的标签为标牌、精英标、金标和白金标4种,其中白金标为最高等级,代表更高的办赛标准。
“那些热门的或等级高的马拉松赛事,不是想报就报的。目前,大部分马拉松报名都需要看抽签结果。对于新晋跑者来说,参加田协认证的赛事大部分都需要有线下半马或全马成绩,有线下成绩后才可以报名。”陈南告诉记者。
不过,密集的马拉松赛事,也让许多人调侃“中年人不够用了”。
以2024年8月25日为例,当天就有哈尔滨马拉松、康保马拉松、吉木萨尔天山马拉松、西宁半程马拉松、敕勒川草原半程马拉松等多项赛事。跑者因为时间冲突,不得不在诸多心仪的比赛之间做出选择。
城市形象的最佳代言
马拉松热的背后,既体现了近年来大众对运动和健康的日益重视,也彰显着城市对马拉松赛事的认可与拥抱。
与许多赛事在室内举办不同,马拉松与城市面貌的连接性更强,是很好的城市宣传窗口。
首先,在比赛路线上,主办方可以选一条很有代表性的道路作为赛道,这是对城市文化和特色的一种宣传。
2024年天津马拉松以历史悠久的天津大礼堂作为起点,一路途经五大道、民园广场、金茂汇、蓝丝带、世纪钟、天津之眼摩天轮、鼓楼等著名文化旅游景点和地标性建筑,多方位展现了天津津派文化特点、历史风貌建筑以及现代化发展成果。2024年苏州马拉松途经护城河、盘门、狮山商务区、寒山寺、平江路、东方之门等多个地标性建筑,将苏州的古韵今风融为一体。精心的选择,让马拉松赛道不仅是一条奔跑的路径,更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城市画卷。
其次,在赛事组织上,主办方也有机会在赛前、赛中以及赛后,将赛事和当地文旅做一些结合。
“到哪了?”“跑到锅包肉了。”今年8月,哈尔滨马拉松边跑边吃席冲上热搜。原来,主办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补给,包括红肠、大列巴、格瓦斯等。以至于网友们调侃,跑着跑着就开始“走菜了”。
兰州马拉松也将当地特色如兰州牛肉面、中山桥以及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等结合到比赛中,丰富大众跑者的比赛体验。重庆马拉松将城市的江湖文化、火锅文化融入到马拉松。南京浦口马拉松在赛事之上还融合了非遗民俗手狮舞、马灯表演、舞龙舞狮表演等文旅活动,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观看。
通过直播、社交平台的照片、视频等方式,这些结合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对城市的旅游品牌推广、城市形象提升起到了其他体育赛事难以替代的作用,马拉松成为城市的“新名片”。这正是许多地方对举办马拉松赛事趋之若鹜的原因。
此外,作为对跑者的奖励以及每次征服过程的纪录,同时也是最能集中体现一项马拉松赛事特色的符号,完赛奖牌因为设计独具匠心、充满特色,而成为传递举办地城市特色的最佳名片。许多跑者常常将获得的奖牌精心收藏或展示出来,每一次观看和品味都再一次强化了对举办地的认识。
比如,2024年郑州马拉松的奖牌设计,处处彰显大河之南的人文和自然元素,用青铜器常见的饕餮纹,打造造型雄浑、原始质朴但又境界神秘的美感,用二七塔、大玉米、少林寺的浮雕造型展示郑州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魅力。2024年密云马拉松的奖牌以生态为主题,将阳光、树木、湖水等自然元素与城市人文建筑同框,正面设计了以密云水库为轮廓的符号,下方以浮雕形式,呈现古建筑遗址“司马台长城”,展示了密云的青山绿水和文化底蕴。
文旅消费的多元带动
除了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一场马拉松赛事背后,还包含着对旅游、消费等多方面的带动。
“崇礼马拉松跑了,冬奥小镇去了,太舞山地乐园登了,缆车坐了,雪如意参观了,烤羊腿尝了。”9月中旬,跑完2024雪如意·崇礼马拉松后,跑者张先生满意地踏上返回北京的高铁。
因为时值中秋假期,张先生特意带着全家人一同出行。“我特意提前一天到了比赛地点,跟着家人游玩了当地的旅游景点,品尝了特色饮食,花费大概三千多元。”张先生告诉记者。实际上,很多跑者跟张先生一样,报名参加马拉松,也怀揣着去一个城市旅游的目的。这让举办马拉松的城市能直接涌入参赛者、观赛者、陪同者等众多外来人口,促进了举办城市的交通、餐饮、住宿等一系列消费。
为了让赛事流量变为消费增量,实现“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日参赛、多日停留”的赛事效果,许多城市还在赛事期间发放“文旅大礼包”,系统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
比如,9月底举行的衡水湖马拉松,衡水市体育局就推出“体旅护照”,持有“体旅护照”的选手们可在衡水湖景区享受门票五折优惠,尽情去领略衡水湖的湖光水色。崇礼马拉松则给予参赛选手时间更充裕的完赛福利,满足成绩的选手可以领取在崇礼雪季雪如意滑雪场全天票(含缆车)一张,将旅游消费的时间线拉得更长、更持续。
不过,由于马拉松赛事对组织、场地、路况等都有较高要求,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举办马拉松赛事。比如,一些城市的接待能力不够,一下子涌入成千上万人,住宿和交通等基础配套跟不上的话,会给参赛选手带来不好的体验。再比如,当前马拉松文化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广泛,一些居民会对比赛封路等不便状况不理解,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无论如何,对于城市来说,马拉松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既是竞技,又是经济,是为城市代言的特色名片,是拉动地方产业和经济的重要机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马拉松,参与马拉松,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马拉松,未来马拉松如何高质量地可持续发展,值得更多人关注。

关于马拉松的小知识


马拉松是一项长跑项目,最常见的是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其中,全马距离为42.195公里,相当于绕400米的操场跑105圈。半马距离为21.0975公里。

很多大型马拉松赛事会设置配速员,又被称为“兔子”。其作用是某种标准或参照物,跟着他们跑,可以确保完成某种成绩。“兔子”们一般会有显著的着装来表明其身份,比如兔子装或者悬挂气球,跟在这些“3小时”兔、“4小时”兔、 或者关门兔后边,能减少风阻、跟上节奏、更好地冲击目标成绩。

国内大部分的马拉松都会设关门时间,也就是在预定时间内必须要跑完既定赛程,否则将没有完赛证书和奖牌。后勤保障也会在关门时间后撤离,封闭的道路也会在关门时间后开放。一般来说,全马的关门时间是6小时30分,半马是3小时10分,健康跑是2小时。



推荐阅读


“组织选择了我,我没有理由让组织失望”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重磅文件!

喷漆房开窗“散味儿”为啥不罚?|小晨说案上海篇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张黎




中国环境
中国环境报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