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琪琪获首届现场作文大赛第一名
文摘
2024-11-13 19:00
福建
第一届王锦华华校学生现场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月曲了王锦华文艺基金会讯:11月9日下午三时,由「月曲了王锦华文艺基金会」主办,「菲律滨华文学校联合会」、「千岛诗社」协办的「第一届王锦华华校学生现场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会所隆重举行。本次颁奖典礼司仪是 「月曲了王锦华文艺基金会」潘伟莲女士。月曲了王锦华文艺基金会会长蔡思汗致辞:我衷心恭贺参加这次首届作文大赛的全体同学,你们的努力值得我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的踊跃参予也确实是促使我们再接再励去举办更多同类型活动的一股动力。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取得圆满成功,也要归功于两大协办社团:千岛诗社和菲华校联的鼎力相助。此外,还有自始至终都无私地支持先父母的亲朋好友,我们在此向大家致以万分的感激。先父母一生都有着一个信念,就是人们可以从诗歌和散文中洞察到文字的灵魂、感受到那层层心意的释放。这种文字上的表达也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所要抒发的情绪的理解。作为菲律宾华人的一份子,我们绝对希望能够继续为华文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实践和发展的渠道或平台。作为一位杰出诗人及一位作品丰富的散文家的后人,我们当然也愿意秉承他们推广华文创作的遗志。恭喜所有获奬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励,创作出动人心弦、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菲华校联常务理事黄琬蓉校长致辞: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一届王锦华华校学生现场作文比赛」颁奖典礼,我谨代表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向主办单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热烈欢迎各位领导、来宾、文学界的朋友们的到来!对积极支持和响应本次比赛的学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的获奖学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华校学生,我们应该热爱学习、学好中文。汉语言文字是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载体。而优秀中华文化也是我们海外华人华侨的根和魂。作为华校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中文,用好中文,还要掌握好中文知识,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同时,将来也要像我们已故的文学前辈月曲了先生、王锦华女士一样,为我们的菲华文学的发扬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月曲了先生生前获得了创作方面的很多殊荣。其伴侣王锦华女士也一样热心耕耘菲华文学,并着有多部个人专著。本次大赛,对每一位参赛同学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不管比赛结果怎样,我们相信每一位参赛同学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菲律宾千岛诗社社长苏荣超致辞:这次比赛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每一位同学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容地挥洒笔墨,表达出自己对生活、文化和未来的独特见解。这份从心底流露出的真诚和热情,是最珍贵的,无论比赛结果如何,你们都是今天的优秀表现者!我也要特别感谢月曲了王锦华文艺基金会、校联、还有各位评审,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支持,这场比赛才可以顺利举行并取得如此佳绩。华文的传承,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华文的希望和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深信,你们的未来将因文字而更加丰富和精彩。月曲了王锦华文艺基金会蔡相钰女士致辞:我谨代表我们家族感谢大家出席今天下午的颁奖典礼,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以及四叔蔡景明博士的坚定支持。同时,也感谢所有参与的学校和学生。也祝贺所有的获奖者,恭喜你们在这次的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的父母虽然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将通过这些文艺活动永存我们心中。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感谢。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爱护!评审代表菲华作协陈嘉奖会长讲话:很荣幸受邀担任本次作文大赛的评委,并代表全部评委许东晓、陈刚、陈晓均和王仲煌几位老师上台发言。前些日子,当评委们打开这些用心血完成的参赛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惊讶与发现。有的说,字写得漂亮像字帖;有的说,文章写得富有情感;有的说,学生的思考成熟深刻。总之,你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刻苦认真的痕迹,表现了应有的实力与才华。五位评委一致认为,这次现场作文比赛水平很不错,既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次检验,又是对促进学生写作热情的一次提升。在此,我代表所有的评委对获奖的学子表示热烈的祝贺!没有获奖的同学也不要气馁,通过这次机会,已经展现了你们的活力,我们作协和千岛诗社欢迎大家常常光顾,加入我们的平台,积极投稿或参加培训班。月曲了和王锦华就是菲华优秀的诗人和作家,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愿你们在菲华芬芳的文学氛围中成长。 获奖代表侨中总校邱琪琪同学讲话:非常感谢主办方组织举办的这次现场作文大赛,给了我一次展示的机会。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父母的支持,未来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坚持写作,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随后,蔡家香同学和第三名获得者林慧妍同学分别朗诵了蔡思汗先生为了纪念父母而创作的诗歌。她们富有感情的朗诵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第一届王锦华华校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大赛参赛作品有150多篇,五位评审不辞辛劳,从中精心评选出22篇优秀作品,为菲华文学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基金会还会继续举办现场作文大赛,为了纪念月曲了王锦华,也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菲华社会发掘更多写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