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教案分“简案”和“详细教案”两部分。简案方便大家打印上交。详细教案为大家提供了大量详细信息供大家参考,仅次于PPT。本课PPT和教案是同步配套的,课件共包含三个视频。
《神奇瑞兽》简案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神奇瑞兽》简案.docx」,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链接:https://pan.quark.cn/s/3f5788b202c6
提取码:在下面教案(简案)中查找
一、教学目标
(一)综合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太和殿以及不同地域屋脊兽的数量、顺序和寓意。感知中国古建筑装饰中蕴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研究瑞兽造型,寓意并动手体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雕塑、彩绘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
1、图像识读: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瑞兽的观察分析,了解古建筑中瑞兽的形象、数量、材质、顺序和寓意。认识中国古人表现在建筑中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
2、审美感知:学生能理解中古建筑中瑞兽的内容形式、类型特征和作用,并能掌握其中雕塑表现方法。
2、美术表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建筑雕塑装饰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将古典建筑中的雕塑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艺术作品。
4、创意实践:通过用陶艺表现方法捏塑瑞兽,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工艺技巧,加深对古建筑中瑞兽感知理解。并将我国古建筑中瑞兽文化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5、文化理解:学生通过中国古建中屋脊兽的深入理解,知道它们不仅对建筑有保护作用也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些雕塑装饰是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元素,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和工匠智慧和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理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建筑中屋脊兽的使用数量,名称和每个瑞兽的寓意。认识瑞兽在古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文化价值。
难点:清楚了解古建筑屋顶结构,不同屋脊的名称。只有了解这些才能了解不同脊兽所在位置,和脊兽的文化内涵。以及古建筑的体现出来的古代人文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雕梁画栋》里我们了解了古建筑里精彩的彩画和部分雕塑,我们知道它们都有着深刻文化寓意。在古建筑里到处分布着超凡的本领的瑞兽雕塑,它们或蹲门口,或立在柱头、或盘旋于枋粱、或游走于墙壁、或在屋脊之上默默地守护着所在的建筑。
(播放课件)看看那大家能认出几个瑞兽,能叫得上它们名字?
龙、凤、狮子、乌龟大家都很熟悉。獬豸、狻猊、行什、仙人等大家听说过吗?
现代人类都在建筑中安装了监控和消防设施来防护人们和房屋的安全。古人是用它们守护建筑和人们安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屋脊兽”。也叫它们“五脊六兽”
(二)新课讲授
(播放课件)欣赏故宫太和殿的“屋脊兽”,了解“五脊六兽”、屋脊兽的形象、顺序、作用和寓意。
1、了解古建筑屋顶构造,理解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屋顶构造。
古代等级森严,只有皇家宫殿、寺庙用庑殿顶。民间用硬山顶或硬山顶。
2、知道什么是正脊、垂脊、戗脊。
3、知道吻兽,望兽、套兽、垂兽的形象和处于屋脊什么位置,作用、寓意。
五脊六兽中最主要的是吻兽,又被称为鸱吻、 螭吻。螭吻安装在正脊两端,俗称吞脊兽,上唇要高于正脊。所谓的正脊不掩上唇,垂脊不掩下爪
明白“鸱吻、螭吻、鸱尾”的区别
知道垂脊兽与垂兽的区别
4、知道垂脊兽中“跑兽”的名称、顺序和寓意。
中国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这句顺口溜就是脊兽们的出场次序。
5、了解民间古建筑“十笏园”和云南西双版纳佛寺垂脊兽装饰的特点。
脊兽由瓦制成,分为琉璃瓦和黑活瓦(砖雕瓦)两种,古代律法森严,琉璃瓦多数为皇家使用,老百姓家只能用黑活瓦。十笏园用的是黑活瓦。西双版纳佛寺佛寺建筑中的脊兽,多为在傣族文化中有着崇高地位的象鼻凤凰、孔雀、那迦等等,融合当地文化特点。
6、天安门前华表望天吼的寓意
天安门前向南而坐的两只望天吼,叫做“望君归”,而城楼后的两只石犼,面北而坐,叫做“望君出”。他们的分工各不相同。“望君归”是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远远望着帝王外巡,等待其归来。
当皇帝久游不归时,便提醒皇帝该回来了。而“望君出”则监视皇帝在宫中的行为,当皇帝深居宫闱,不理朝政时,便提醒皇帝该出宫去明察下情了。
7、认识门墩上的瑞兽
古人云:“宅,所托居也”。住宅是中国古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大宅门里的每一件生活之物,都寄托了院主人的美好祝愿。
(三)实践探索(本教案电子版提取码:H3E4)
1、找一找古建筑中不同的瑞兽形象,分析其审美特点和寓意,并尝试描绘其形象
2、用陶艺制作一件你喜欢的瑞兽形象,并介绍你制作的瑞兽又怎样的美好寓意。
学习陶泥捏塑工艺
陶艺制作流程
塑形——着色上釉——烧制完成
了解陶艺塑形常见方法
1. 拉坯成型法 2. 泥板成型法 3. 手捏(雕塑)成型法 4. 泥塑成型法 5. 盘泥条法
因为我们要制作的瑞兽比较小,所以我们这里用到的是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特点:这种方法适合制作小型的雕塑作品,如动物、人物等。
步骤:选择合适的陶泥。
用手将陶泥塑造成基本的形状。在作出表面装饰部件,通过贴塑的方法制作出浮雕效果。
用雕塑刀或其他工具进行细节雕刻,我们这里要挖空内部。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修饰,着色、上釉、烧制完成最终的作品。
技术要点
泥料选择:选择软硬适宜的泥料,避免过于干燥或过软,以免影响成型效果。
操作技巧: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免作品开裂或变形。成型过程中,可使用转盘辅助,使作品更加规整。
注意事项:手捏成型的作品一般较小,因为坯壁薄厚不易控制。同时,手温会使陶土水分蒸发,需适时调整湿度。
实践意义
手捏成型不仅是一种技术练习,更是一种艺术创作。通过亲手制作,可以激发创作欲望和想象力,体会泥土的可塑性和变化性,增强对陶艺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堂总结
屋脊兽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通过对屋脊兽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装饰意义以及现代研究和应用等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传承价值。
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梁思成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神奇瑞兽》详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综合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太和殿以及不同地域屋脊兽的数量、顺序和寓意。感知中国古建筑装饰中蕴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研究瑞兽造型,寓意并动手体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雕塑、彩绘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
1、图像识读: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瑞兽的观察分析,了解古建筑中瑞兽的形象、数量、材质、顺序和寓意。认识中国古人表现在建筑中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
2、审美感知:学生能理解中古建筑中瑞兽的内容形式、类型特征和作用,并能掌握其中雕塑表现方法。
2、美术表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建筑雕塑装饰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将古典建筑中的雕塑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艺术作品。
4、创意实践:通过用陶艺表现方法捏塑瑞兽,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深对古建筑中瑞兽感知理解。并将我国古建筑中瑞兽文化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5、文化理解:学生通过中国古建中屋脊兽的深入理解,知道它们不仅对建筑有保护作用也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些雕塑装饰是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元素,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和工匠智慧和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理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建筑中屋脊兽的使用数量,名称和每个瑞兽的寓意。认识瑞兽在古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文化价值。
难点:清楚了解古建筑屋顶结构,不同屋脊的名称。只有了解这些才能了解不同脊兽所在位置,和脊兽的文化内涵。以及古建筑的体现出来的古代人文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雕梁画栋》里我们了解了古建筑里精彩的彩画和部分雕塑,我们知道它们都有着深刻文化寓意。在古建筑里到处分布着超凡的本领的瑞兽雕塑,它们或蹲门口,或立在柱头、或盘旋于枋粱、或游走于墙壁、或在屋脊之上默默地守护着所在的建筑。
(播放课件)看看那大家能认出几个瑞兽,能叫得上它们名字?
龙、凤、狮子、乌龟大家都很熟悉。獬豸、狻猊、行什、仙人等大家听说过吗?
现代人类都在建筑中安装了监控和消防设施来防护人们和房屋的安全。古人是用它们守护建筑和人们安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屋脊兽”。也叫它们“五脊六兽”
(二)新课讲授
(播放课件)欣赏故宫太和殿的“屋脊兽”,了解“五脊六兽”、屋脊兽的形象、顺序、作用和寓意。
“五脊六兽”词汇的来源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屋脊和脊兽,脊兽,也可称为檐兽,跑兽,不同的兽在不同的屋脊上叫法有所不同。在垂脊上,叫垂脊兽,在戗脊上叫戗脊兽,但所指的均为脊兽。脊兽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那时建筑上开始出现鸱吻,位置在房屋正脊的两端,最开始被称为鸱尾,其中“鸱”是一种鸟,“尾”是指尾巴状。宋代,建筑逐渐定型,官修《营造法式》开始有脊兽出现的规定,清代,脊兽作为官式建筑上的装饰和制度才最终成熟、定型。明代以前除了皇家建筑之外其他部分建筑也可以使用龙纹,明代以后除了皇家宫殿、园林建筑和敕建的寺庙建筑之外就不允许使用诸如龙、凤等脊兽了。从此,龙、凤等脊兽成为皇家建筑的专属装饰。不同的建筑等级,脊兽的数量并不相同,以奇数为主,最高的数量是九,因为九是阳数的极数。除最前端的仙人骑凤外,脊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可以互换顺序,而行什作为太和殿特例位列末尾。以上各种脊兽或象征地位尊崇,或代表公正无私、威德布于四海,或镇水避火,驱邪避祸,无不充满了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符瑞观。
所谓“五脊六兽”是中国传统大型建筑(如宫殿、庙宇、府邸)的一种装饰物。在这些高大建筑的五根房脊的边缘上,安放着六种烧瓷的兽类小动物——这就是“五脊六兽”。旧时普通民房是不能安这些东西的,只有功臣的宅邸经皇帝特许批准后才可安装,这称为“仪脊”,以示殊荣。
屋脊兽是位于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以有必要先了解古代建筑的屋顶、屋脊的形式。
在中国木构架古代建筑中,不同的屋顶呈现不同屋脊,最常用的屋顶有六大类,按照建筑等级排序发,分别是: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
所谓的“五脊”,指的是正(大)脊及四条垂脊。
01、庑殿顶
廡(wǔ)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使用,唐时也见于佛寺建筑,之后常用于各类别建筑。
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太和殿重檐庑殿顶
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英华殿(庑殿顶)
祈年门(单檐庑殿)
02、歇山顶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其特点是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廡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沿用歇山屋顶。
天安门(重檐歇山顶)
垂脊与戗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在屋顶上的位置和作用。
垂脊位于屋顶正面与山面交界处,从正脊两端沿屋顶坡面而下。垂脊上通常会放置垂兽作为装饰,垂兽的数量和种类反映了建筑的等级21。而戗脊则是歇山建筑屋顶四角的斜脊,它与垂脊呈45°相交,对垂脊起着支戗作用。在重檐建筑中,下层檐屋面的四角处也有类似的斜脊,称为角脊,其构造与戗脊相同。
03、悬山顶
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 脊,又称挑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等次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 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唐朝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民居(悬山顶)
民居(大屋脊悬山)
04、硬山顶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左右侧面垒砌山墙,多用砖石,高出屋顶。屋顶的檩木不外悬出山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
和悬山顶不同,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 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 故名硬山。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民居(硬山顶)
05、卷棚顶
卷棚顶,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
卷棚顶
06、攒尖顶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亭、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
颐和园的郭如亭(攒尖顶)
祈年殿(三重檐攒尖顶)
盝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 加上一圈外檐。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 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
北京中山公园唐花坞(盝顶)
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
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
使用盔顶造型的现象在中国古建筑中实不多见,现存最大的最出名的盔顶建筑,要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
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示意图(俯视)
总结:
庑殿顶和歇山顶的等级是最高的,通常被用在宫殿或者寺庙等地;攒尖顶被用在亭子、宝塔等圆顶或者方顶的建筑中;而普通人家的房顶通常采用的是悬山顶和硬山顶的样式。
故宫所采用的屋顶样式正是等级最高的庑殿顶。
在屋顶上,前后左右四面各有一个斜坡,前后两坡相交处称为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交则形成了四条垂脊,这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同组成了我们所说的“五脊六兽”中的五脊。
那六兽指的又是什么呢?
那些矗立在屋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小兽,实际上就是六兽。
根据这些小兽们所站的位置不同,又有吻兽、望兽、垂兽、戗兽、套兽、仙人和走兽之分,不同位置上的脊兽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起初,这些脊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以实用为主。后来,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这些小兽们也被人们赋予了装饰和避邪的功能。
人们将屋脊上的小兽,奉为神兽,并顶礼膜拜,认为它们可以“护脊消灾”,这些小兽们也就渐渐的成为了盘踞在房顶上的守护神。
吻兽,又被称为鸱吻、螭吻。通常被安放在正脊的两头,面朝里,是一种面对面的龙首形瓦件。传说中此兽好吞,所以在正脊两端作张嘴吞脊状,又被称为“吞脊兽”。
“螭吻”(正脊)
太和殿正脊两端各有一只鸱吻 国内古建中最大的一对!
最主要的是 螭吻。也叫鸱吻,但是不叫鸱尾。
有些人容易把螭吻鸱尾混为一谈,其实是不严谨的。
其实,唐朝以前叫鸱尾 ,是这样的
向内翻卷,取大鹏欲飞行前尾巴上翘之意。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李家庄的南禅寺--建于唐代的木结构,房顶就是唐鸱尾。
日本唐招提寺金堂上的鸱尾
西安很多翻修的古建筑房顶也是鸱尾
宋代鸱尾, 唐鸱尾向明螭吻过渡的一种产物。
山西平顺大云院---北宋年间鸱尾
此图来历不明,不知何年产物,看形状应是宋朝。有评论说是辽代。都是属于唐朝到明代中间过渡的时期。等找到此图的建筑自然就明白了。
螭吻的来历,民间传说龙生九子,第八子就是螭吻,口阔嗓粗而好吞,取其灭火消灾。
唐之后,皇帝把自己化身成真龙天子。而鸱尾是凤鸟的尾巴,是女性的代表。从此龙头的形象就开始逐渐代替鸱尾。所以也叫鸱吻。
但与飞禽不同的是走兽都是夹着尾巴,螭吻都是向后卷着尾巴。
正脊脊饰的变化:从鸱尾、鸱吻到龙吻
各种有代表性的螭吻形状。可以看到从隋唐到明清螭吻的演变过程。明清风格一直延续到现在。
下图的明清螭吻的部件名称。
螭吻安装在正脊两端,俗称吞脊兽,上唇要高于正脊。所谓的正脊不掩上唇,垂脊不掩下爪。
此图为明代官方螭吻的样式。
故宫等官方 都是这样款式,比较规整严肃,民间的都比较活泼多变。
故宫的螭吻。上面的仔龙 必须低头俯首老龙,不能过于张扬。
而且后面的背兽很小。很呆滞。
背部插一把剑 有很多传说,其中一说说法是 剑插仔龙,不让仔龙飞上天,让仔龙听命于老龙,
老龙代表皇帝,仔龙代表什么不言而喻了。
吻兽多安放在一些重要建筑的正脊之上,口向内,而望兽是从吻兽发展而来,安放在钟楼或者是门楼等地,口向外,取瞭望之意。
望兽
除了在故宫中我们能够看到望兽之外,在民间的许多老建筑上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望兽的踪影。人们将望兽放在屋顶上,希望它能够镇邪消灾,保佑平安。
山西万荣县李家大院
放置在垂脊上便称为垂兽,放在戗脊上称为戗兽。
垂兽与戗兽在样式上大致相同,头向外,像是长着尖角的龙头,都是兽头的形状。之所以在叫法上存在区别,这与它们放置的位置有关系。
垂兽与戗兽示意图
垂兽与戗兽具有一定的实用作用,内有铁钉,能够加固屋脊相交位置的结合部,可以防止瓦件掉下来。
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戗兽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嘲风。
龙的第九个儿子—嘲风
在李东阳的《怀麓堂集》中曾记载:“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意思是说龙太子嘲风平时喜欢险处,喜欢登高望远,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
山西晋城青莲寺 垂兽 戗兽
因此,古代帝王们常将它放在垂脊或者戗脊的“险处”,一来符合它的个性,二来让它保家宅平安,三来还有一定的实用性。
明 三彩龙首戗兽
在古代,还有一些建筑在屋檐的最外侧会伸出一小节的房梁,称为仔角梁。为了保护伸出的仔角梁不被雨水所侵蚀,便会在仔角梁上套上一个陶制的构件,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套兽。
套兽
套兽,是一种体积略大的兽。主要突出的是兽的头部,多为狮子头或是龙头的形状,由琉璃瓦制作而成的。
除了刚刚我们提到的位于正脊和垂脊上的小兽之外,还有一些小兽,整整齐齐的站在垂脊之上,被人们称为走兽,或是称作蹲兽、跑兽、小跑。
起初,在唐宋时,还只有一枚兽头,后来又逐渐增加了数量不等的走兽。到了清代,就形成今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仙人骑凤”领头的神兽队列形态。
当然,这些小兽放置的个数和次序也是十分讲究的。
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等级的不同,放置的数目也是不同的。屋脊上的神兽越多,主人的地位也就越高。在故宫的太和殿房脊上放置有10只走兽,是我国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
以故宫的太和殿为例,在仙人骑凤之后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狎(xiá)鱼、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
注意:本文常提到一个字“吻”,比如:鸱吻、龙吻、垂脊吻,最容易弄混乱。其实只要明白“吻”指的动物嘴巴部分,就明白了,这里的吻指的就是呈突出兽嘴部分的走兽。鸱是一种猛禽,鸱吻就是鸟嘴,螭是龙的一种,螭吻就是龙嘴。
垂脊兽(垂脊)
垂脊兽, 是汉族宫殿建筑庑殿顶的垂脊上,歇山顶的戗脊上前端的瓦质或琉璃的小兽。
垂脊兽,又称作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戗脊兽等,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因为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
脊兽由瓦制成,分为琉璃瓦和黑活瓦(砖雕瓦)两种,古代律法森严,琉璃瓦多数为皇家使用,老百姓家只能用黑活瓦。垂脊兽越多,建筑物的等级也就越高,最多的为故宫太和殿,有10个垂脊兽,这个除了表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有只有皇帝才能享有“十全十美”的意思。乾清宫为9个垂脊兽,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一般老百姓家里是没有的。
其他建筑根据建筑规模和主人等级,兽的数目递减,为九、七、五、三、一等单数。
垂脊兽,中段有一个垂兽,它的造型与正吻相似,也是龙头形,不过不是龙嘴吞脊而是脸朝前用背顶住垂脊。在垂兽背后一般不再用装饰,而在兽前那一段的垂脊多有小兽作装饰。
垂脊兽和垂兽不同:垂脊兽指位于垂脊上的走兽,垂兽是特定部位的一个兽的名称。
(参考:新人美版教材:一图看懂故宫里的五脊六兽)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屋脊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常常饰有仙人与兽。仙人骑在凤凰上,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着一队走兽。
中国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这句顺口溜就是脊兽们的出场次序。
骑凤仙人(仙人骑鸡)
垂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民间也叫做“仙人骑鸡”。这个“仙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在檐角的最前端?为什么骑着凤凰?
相传他是齐闵王,就是滥竽充数里的那个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突然,一只凤凰飞到眼前,国君急忙骑上凤凰,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他放在建筑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
这十只兽的寓意分别是什么呢?
(龙)鸱吻:龙之子,喜欢四处眺望,因此在檐角的前面。
凤: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凤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天马:即神马,忠勇之兽,追风逐日,逢凶化吉。
海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传说能食虎豹,有率从百兽之意。
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传说能辨别是非曲直,独角,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传说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吉祥物。
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
为什么这些兽头都面目狰狞、神头鬼脸d的呢?
因为,而只有凶恶才威严狞厉,才能行使镇物的使命。
为什么这些瑞兽有什么作用?里面的走兽多与水有关?
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了传说能避火的小动物。以兽镇脊,避火消灾。
于两坡瓦垅交汇点,容易漏水,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
屋脊上的小兽除宫殿庙宇外民宅不得使用。有功名的,也要由皇帝特批敕建,以示殊荣。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
总结:中国古代屋顶脊兽具有加固瓦片、装饰作用和美好寓意的作用。
加固作用
脊兽处于垂脊的最前端,承受着瓦片向下的推力,必须使用较大的瓦钉进行固定,最初的时候这个瓦钉还是一个瓦块,但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被人们美化,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动物形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脊兽”。
装饰作用
脊兽形态各异,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丰富了古建筑屋顶的组成要素,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使古建筑屋顶在庄严中多了几分生动活泼。
美好寓意作用
每个脊兽都有其独特的寓意,蕴含着古人的美好祝愿,是古人精神文化的寄托物。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之说,古代的传统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最大的威胁便是火灾,所以大部分的脊兽是与水有关的瑞兽
江北第一私家园林潍坊十笏园
江北第一私家园林潍坊十笏园
十笏园坐落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由十笏园园林、丁氏民居、关帝庙和孔融祠等组成,总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十笏园原为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故宅,清光绪十一年(1885)潍县首富丁善宝重修改建为私人园林。十笏园以布局新巧、匠心独运,誉冠北国小园之首,被称为“鲁东明珠”。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十笏园中的尾脊尊 明 山东潍坊
脊兽由瓦制成,分为琉璃瓦和黑活瓦(砖雕瓦)两种,古代律法森严,琉璃瓦多数为皇家使用,老百姓家只能用黑活瓦。垂脊兽越多,建筑物的等级也就越高,最多的为故宫太和殿,有10个垂脊兽,乾清宫为9个垂脊兽,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其他建筑根据建筑规模和主人等级,兽的数目递减,为九、七、五、三、一等单数。
云南西双版纳佛寺垂脊装饰
象鼻凤凰
脊兽那迦
脊兽孔雀
宝塔状萨帕
宝瓶状萨帕
云南西双版纳佛寺垂脊装饰从整体而言,上座部佛寺屋顶多坡面,以琉璃瓦或青瓦平铺为主。从细节装饰上而言,正脊正中竖有“萨帕”,多为宝塔状、宝瓶状。与汉文化古建筑中脊兽相类似,上座部佛寺建筑中的脊兽,多为在傣族文化中有着崇高地位的象鼻凤凰、孔雀、那迦等等。正脊与垂脊上连续排列着火焰状或卷叶状的装饰,造型华丽。除此之外,也有着汉文化中的鸱吻。除了装饰性,它们有着一些象征意义,如“萨帕"代表天界,正脊两端的脊兽限定了“天界”的范围,火焰状的"密打"和卷叶状的"密来"象征着云彩,屋顶山尖下装有镂空木质悬鱼,山墙部分有着金水漏印的装饰图案,这些都象征着进入了大殿,便进入了天上云间的佛国。
门墩上的瑞兽
门墩是中国传统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构件。门墩上多有瑞兽造型,其中又以狮子造型居多。
门墩上的瑞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墩上的瑞兽不仅仅是装饰品,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作用。(请参考新人美版七年级——古建筑门墩造型和寓意大全)
华表
望天犼,天安门华表明北京
立于天安门前的华表用汉白玉制成顶端的蹲兽名为“望天犼”。,传说是种凶猛的神兽。地位比龙高,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它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号“诽谤木”,听到这个外号您先别忙着惊讶,此“诽谤”可非彼“诽谤”。在这里不仅不是贬义词,反而别有一番韵味。这个“诽谤”是指责过失的意思,因此 “诽谤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各抒己见、向皇帝进谏申冤。
传说中,犼是麒麟的祖宗,它形类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以龙为食物。《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望天吼既能“食龙脑”,在战斗力上将龙狠狠地踩着在脚下,已经属于食物链的最上层了。
在华表上面的望天吼,对天咆哮,其声震天,可以上传天意,下达民情,是沟通天子和百姓的神兽。天安门前向南而坐的两只望天吼,叫做“望君归”,而城楼后的两只石犼,面北而坐,叫做“望君出”。他们的分工各不相同。“望君归”是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远远望着帝王外巡,等待其归来。当皇帝久游不归时,便提醒皇帝该回来了。而“望君出”则监视皇帝在宫中的行为,当皇帝深居宫闱,不理朝政时,便提醒皇帝该出宫去明察下情了。
天安门的后面也有一对相同的华表,古人凡事都讲究阴阳协调。有阴则有阳,有正则有反,因此在天安门的方向一对外表相同,方向却正好相反的华表,天安门后方的这一对华表也和天安门前方的华表作用也各不相同。
四:探索实践
1、找一找古建筑中不同的瑞兽形象,分析其审美特点和寓意,并尝试描绘其形象。
2、用陶艺制作一件你喜欢的瑞兽形象,并介绍你制作的瑞兽又怎样的美好寓意。
学习陶泥捏塑工艺
陶艺制作流程
塑形——着色上釉——烧制完成
了解陶艺塑形常见方法
1. 拉坯成型法 2. 泥板成型法 3. 手捏(雕塑)成型法 4. 泥塑成型法 5. 盘泥条法
因为我们要制作的瑞兽比较小,所以我们这里用到的是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特点:这种方法适合制作小型的雕塑作品,如动物、人物等。
步骤:选择合适的陶泥。
用手将陶泥塑造成基本的形状。在作出表面装饰部件,通过贴塑的方法制作出浮雕效果。
用雕塑刀或其他工具进行细节雕刻,我们这里要挖空内部。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修饰,着色、上釉、烧制完成最终的作品。
技术要点
泥料选择:选择软硬适宜的泥料,避免过于干燥或过软,以免影响成型效果。
操作技巧: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免作品开裂或变形。成型过程中,可使用转盘辅助,使作品更加规整。
注意事项:手捏成型的作品一般较小,因为坯壁薄厚不易控制。同时,手温会使陶土水分蒸发,需适时调整湿度。
实践意义
手捏成型不仅是一种技术练习,更是一种艺术创作。通过亲手制作,可以激发创作欲望和想象力,体会泥土的可塑性和变化性,增强对陶艺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步主要引用到了
五:课堂总结:
屋脊兽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通过对屋脊兽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装饰意义以及现代研究和应用等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传承价值
PPT
(本课完整PPT共54页,需要请加mshjs008微信)
如果此文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个“赞”+“在看” 谢谢
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课本(高清图片) 人美版: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 湘美版: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 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教案(综合版)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四、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 人美版: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赣美版: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小学美术教师“双减”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撰写方法+案例 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美术教学备课教案模板(2篇) 小学美术教学技法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导入技巧与方法 浅谈近代中外美术交流与美术教育的发展 原来!国外美术老师的备课本,是这样的 古代美术教育发展概述 美术老师的教学故事 上好一节美术课,就要做到这几点。 【美术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