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晋中市林草总产值达76亿元

政务   2025-01-13 21:48   山西  

山西晚报客户端讯  1月12日,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随着全市林权类不动产证的发放,既解决了林地权属不明确、边界不清等问题,盘活了“沉睡”的山林资源,又保护了林农的权益,让林地“活了起来”,身价“涨了起来”。截至目前,全市林草总产值达76亿元,创历年新高,为全市林农群众人均年增收810元。

自2024年5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晋中市积极探索、高位推动,打通堵点、破解难题,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首批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全部发放到位,实现县县全覆盖,林权改革正朝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加速迈进。

晋中市在原有林权证书合法有效的基础上,遵循不变不换、尊重群众意愿、依申请办理的原则,坚持清理规范、解决林权纠纷与换证发证同步进行。介休、和顺、左权、祁县林业局积极与县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沟通对接,第一批发放证书,实现零的突破;随后,寿阳、昔阳、榆社等县也陆续颁发林权类不动产首证。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区、市)的林权类不动产首证已全部发放到户,共发放不动产证198本,让林业经营户吃上“放心丸”。

同时,祁县林场实施“百场带千村”行动,依托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与乔家大院,捆绑打造5A级景区的发展模式,为附近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太谷小白乡沙子地发展红枣园区2000亩,栽植壶瓶枣、梨枣、蟠枣等多个品种,通过开展枣树的密植矮化栽培、应用“双调双盖”技术和“防裂枣牵引式支架雨篷”等创新实践,红枣年产量600万斤以上,年产值1500万元,人均仅红枣一项收入就突破1.5万元。榆次北田镇采取“合作社+农户”形式,种植“核桃+艾草”特色产业模式,已推广至1500亩,总收入300万元,带动100余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左权县将5万亩分散经营的核桃树集中托管给5个合作社,县政府每亩奖补300元,让有资金实力的专业人做专业的事,形成核桃种、管、收全链条托管、一条龙服务的保障机制。

截至2024年12月,全市干果经济林面积191.9万亩,总产量15.1万吨,总产值12.4亿元;实施林药、林菌、林菜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生态庄园等总面积110万亩。

如今,晋中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呈现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的崭新局面,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下一步,该市将以首批林权类不动产证发放为契机,扩大发证范围,完善颁证发证的后续服务与管理,确保更多林地领到“身份证”。

来源:山西晚报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公众平台,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山西林业和草原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文件和重点工作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