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札记10】为什么上海的一些学生共情能力差 ???

2024-08-20 09:45   上海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主要观点是说其实中国的教育本质都是做题,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做题。只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差异,做题方式不一样而已。

至今我都保持这样的观点。

那么大城市做题家和小镇做题家的区别是什么呢?可能大城市的做题因为有更多教育资源的支持而更加有逻辑有人性化一面,学生因为有众多老师比如学校老师、补课老师等的支持和辅助而压力更少了。但是小镇做题家的做题更多是一种高压下的做题,大部分学生因为信息的缺乏和资源的匮乏,几乎是在没有逻辑的情况下硬做题,死做题等 (所谓的信息差)。

但是为什么上海被评价为全国抑郁率最高的城市?

最近遇到的一件小事情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鄙薄之见。

给学生讲解《英子十一岁》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道插叙题目,学生概括完插叙的内容之后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有一个学生说:“表达了作者对英子的喜爱和赞美。”

我瞬间哭笑不得。

我说:“作者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职业是作家,过着温饱不愁的生活,他为什么要去写一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留守女孩呢?”

这是出于一个作家的悲悯之心啊 。

所以这里更多表达的是作者对留守儿童的同情和怜悯的感情 。

这位学生一方面可能答题到了机械化的程度,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共情能力差 。

我陷入了思考 

为什么部分(不是所有哦,不是地域黑,别喷我),上海学生的共情能力差啊 ?

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大部分从出生起就开始卷学历,学这个学那个,天天都在军备竞赛,辅导班一个接着一个,艺术特生一个接着一个,运动体育也是不能放松 ,不知道民间疾苦,不知道生活真相,缺乏很深刻的情感链接和沟通,仿佛过得是一种活在真空中的生活。这导致他们没有切实的生活体验。虽然说学习艺术和体育也是一种体验,但是这种体验是带着目的的,更多的是为了证书,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孩子活在中产家庭模式下的真空中,这个真空中,没有物质的担忧,没有经济的负担,没有新闻上底层社会的狗血凄惨,他们大部分活得精致而又温暖 。不仅仅上海,北京肯定也是如此的。

师生关系也更多的是利益关系,这个辅导班结束了,就结束了,师生关系也结束了,没有像我小时候那种的长期稳定的师生关系,上海学生大部分的师生关系都变成一种商业关系,老师没有用处就自然不会有任何交集了。

同学之间的关系当然肯定也是有的,但是很多时候,上海的学生大部分情况下,各自为王,每天忙碌着学习学习学习,哪里有时间真正交朋友啊 。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我们那个时候的友谊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我们小时候,关系好的话,晚上可以睡到对方家里,父母也不担心,吃饭也会到对方家里吃饭,家里人也放心 。大夏天,一起乘凉讲笑话,聊天,睡觉等 。这种深度的情感链接在我们小时候那种乡土文明背景下是非常常见的,而大城市的孩子生活在陌生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更多的是在人际边界之内的一种文明规则的呈现。

记得2019年的时候,一个初一的孩子跟我说交朋友的疑惑,他说他妈妈不让他自己去别人家玩,他妈妈也不喜欢自己的同学到自己家里玩,甚至他妈妈对他说交朋友没有用,赶紧学习 他感到很困惑,因为他朋友的家长没插手这些。家长会上,我果然也看到了家长的确有这样的观念,当时我就在想,其实某种程度上还说家长的观念并没有错误,但是作为一个只有12岁的学生,估计他们对朋友的重视程度会超过家长的 ,毕竟孩子之间还是很重视友谊的,但是考试的压力和升学的压力之下,大部分孩子也会逐渐过渡到不重视友谊的阶段 。

这些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孩子失去了共情能力 ??!!!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改造社会的人。但是有时候现实是残酷的,或许大部分人只能在军备竞赛的时候自己摸索内心的成长而不至于出现心理问题和人格问题罢了吧。在这片土地,谁不是如此呢?








到处诗境随时物华
①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②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③个人记录,有资料分享,也有教育心得,也有生活随笔,遵循内心随机发,介意勿扰。取关随意 ,来去自由。伸手党勿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