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周历|古人消防有妙招,这口大缸能防火→

文摘   2024-11-08 14:18   北京  


更多精彩请关注
北京东城微信号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东城区是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也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近年来,东城区围绕构建“一轴、两区、五带、五城”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区域内博物馆资源,致力于转化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不断展现更丰富、多元、精彩的城市文化魅力。依托区内丰厚的文博资源,“东城融媒”特别策划推出文博科普栏目《2024文博周历——此“物”怎讲》


太平缸
今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相当成熟的防火理论。《周易》首次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论述,北宋的《营造法式》则被称作古代消防标准的专著。
不仅理论丰富,我国古代消防建筑、工具也不胜枚举。
望火楼,是古代专门用于观望火情的高楼,实行“24小时站岗制”,如有火灾发生,站岗人员就会马上拉响警报,附近驻扎的“消防队员”就会出动。

南宋《西湖清趣图》(局部)中的望火楼。

陶井,即“消防井”。汉代明器“东井戒火”铭文陶井,前壁印“戒火”“东井”篆书榜题,中心图案是一位健步疾走的男子。他右肩扛旗,旗上有“戒火”二字;左手执一物,有人认为是水罐,还有人认为是乐器——铎或铃,用来起到发声警告的功能。据推断,这位肩扛“戒火”旗幡的男子很可能就是当时的“专职消防员”。
陶井完整样式(加工还原后的示意图)。
历史上还有不少专业救火工具,如水囊、水袋等。

北宋《武经总要》中所载救火工具。
本周为您重点推荐的是来自故宫的“太平缸”。储水是救火的关键,古人设计的诸多储水工具中,太平缸就是最典型的消防设施之一。

鎏金太平铜缸(故宫博物院藏)。
在紫禁城中设置缸,最初的意图就是用来防火。在明清时期,这些大缸无论春夏秋冬,都要贮满清水,宫中一旦失火,就可以就近取水灭火。因此,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和“门海”。取门前之大海的意思,祈望门前的“大海”以水克火,宫里不再发生火灾。
故宫里的太平缸,按制作技艺可分为铜鎏金吉祥缸、“烧古”青铜缸和铁铸大缸。
铜鎏金吉祥缸比较贵重,这种缸明代数量较少,到了清代多了起来。“金銮殿”的太和殿门前,就陈列着这种鎏金大缸,每尊高1.2米,直径1.63米。大缸的两侧饰有兽面纹铺首环耳。“烧古”青铜缸全部为清代制造,外表油光锃亮,非常雅致,在景运门和隆宗门前各有一对这样的大缸。第三类为明代制造的铁铸大缸,古朴素雅。
清宫规定,为了防止太平缸干涸,内廷每日由关防衙门内管领率领苏拉(满语,指宫中差役)添水;外朝太平缸则每日由宫中机桶处苏拉将缸水添足。总管内务府派司员4人负责管理,每5天检查一次缸内的储水情况。
在冬季,为了防止太平缸的储水结冰,不仅要加上缸盖,还要进行“熏缸”。具体的做法是:在缸盖里面设置专门的“铁屉”贮存炭火;同时,每口缸底部有弧形石基垫底,其中一块弧形石是可以活动的,方便在下置放火炭,将缸内已经冻结的冰块融化。这项差事由内务府“熟火处”根据季节气候寒暖变化决定何时开始,直到第二年的惊蛰过后才结束。
不得不说,古人的消防智慧,千百年后仍不过时。消防无小事,古今都要防患于未“燃”。



文图:吕露 赵春凤 张冰 张汝娴
编辑:张菁
审核:李懿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东城(ID:bjdongcheng_gov)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下载北京东城APP

长按二维码识别

北京东城
爱北京、爱东城,我是“小东”,关注我,诚邀您一起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而努力奋斗!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电话:010-64006029,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xwzxwx@bjdch.gov.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