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学术   2024-10-08 11:41   河南  

北京时间10月7日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获奖名单,Victor Ambros and Gary Ruvkun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微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获奖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51万元)。

相较于脂质代谢遗传学领域、大脑神经领域的重磅成果等,微小RNA领域近年来发展得不温不火,最早的相关研究可追溯到30多年前。“微小RNA的发现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工具,其重要程度堪比大名鼎鼎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教授张力勤表示,微小RNA若干年后终于得奖,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在微小RNA之前,人们进行药物研发,主要针对蛋白的调控。有了微小RNA,人们意识到调控体内生命活动,可以‘提前’到蛋白形成之前。”张力勤告诉记者,这为药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类别,为药物开发开拓了新领域,这只是它的获奖实至名归的原因之一。

基因、RNA等学术名词离我们或许很遥远,但两位科学家的经历却吸引了不少人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在RNAi领域作出的贡献。有学者认为,首次发现miRNA的安布罗斯理因应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留下名字,18年后,在诺贝尔奖的历史篇章中,这份遗憾终于被填补了。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23年——美国两位科学家Katalin Karikó和Drew Weissman获奖,获奖理由是“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得针对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
2022年——瑞典科学家Svante Pääbo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
2021年——美国两位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共同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2020年——美英三位科学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
2019年——美英三位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小知识




从1901年到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颁发了114次。没有颁发的9年分别是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1942年。
从1901年至2023年,共227人获奖,13位女性获奖者。
114次颁奖中,40次为单独获奖者,35次为2人共享,39次为3人共享。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加拿大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G. Banting),1923年因“发现胰岛素”获奖,时年31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有两位,分别是美国科学家Peyton Rous,1966年因“发现病毒诱导肿瘤”获奖,以及德国科学家Karl von Frisch,1973年因“发现个体与社会性行为模式的组织”获奖,时年均87岁。
227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有13位女性。分别是1947年的Gerty Cori,1977年的Rosalyn Yalow,1983年的Barbara McClintock,1986年的Rita Levi-Montalcini,1988年的Gertrude B. Elion,1995年的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2004年的Linda B. Buck,2008年的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2009年的Elizabeth H. BlackburnCarol W. Greider,2014年的May-Britt Moser,2015年的屠呦呦,以及2023年的Katalin Karikó。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






屠呦呦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5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位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30年年底,名字源于《诗经》中“呦呦鹿鸣”的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
1967年5月23日,针对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性,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增高的情况,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领导的研究小组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最后找出了青蒿素。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1979年,屠呦呦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2015年6月,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宣布,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生理学或医学奖是2024年诺贝尔奖公布的第一个奖项,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科学家卓越贡献的认可,更是人类智慧与探索精神的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诺贝尔奖官网、软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添加下方编辑微信处理,万分感谢。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期刊查询及选刊


检索宝
为学者的科研之路保驾护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