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茶古诗四首,谈谈唐宋的人,怎么喝茶?
说起茶叶,大家都不陌生。晚春是新茶上市的时段,西湖龙井,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干燥的茶片还带着新茶翠绿的清新,用沸水冲泡,香气淡雅,生津止渴,提神醒目。
客人来了,必要上新茶好茶,瓷杯或者玻璃杯上手,送给对方山林茶叶的香气,以表示郑重。
但是茶叶在古代是怎样的喝法呢?虽然我曾经认为古代的人一定是冲泡茶叶,但是在唐宋诗词里,看到大量的煎茶,捣茶,茶粥,还是让我疑惑,难道古人喝茶不是冲泡,而是连茶叶一起煮着吃?
实际上茶叶的最早存在,就应该是食物。上古之人,农业不发达的时期,采集一切可以食用的嫩叶果腹,在食用的过程中,鉴别哪些草木可以长期作为蔬菜,哪些草木有药用价值。
茶叶的起源,唐朝茶圣陆羽,有个推断,说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个论断是可信的,神农氏不是一个人,是上古一个部落一个时期,一群为了生存在大地上寻找食物和未来的人。
而最早的茶,是用来吃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火烧水煮,果腹之余,发现了更多的好处。
周武王伐纣,联合古代的巴国地区,当然周武王推翻了商朝,而巴蜀地区的茶叶,作为地方特产,进贡给王室。那么从现代植物学研究,茶树起源分布于我国西南山林当中。商周时期,四川的茶叶是当地的特产。那么他们进贡给周王室的茶叶,是新鲜的,还是风干的,现在已经不可考。
诗经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说的是茶叶虽然苦,但是苦中回甘,宛如春天的荠菜。那么我们知道荠菜有特殊的苦香。也说明西周时期,在四川之外广有茶树,人们用以作饥荒粮或者春天的野菜。其特殊的苦香气息,使人流连。
到了汉朝,会见重要的客人,会在集市上买茶叶,煮茶的水,可以消除餐具上的油腻,因为有鱼肉有腥气,茶叶的功能是祛除腥气,利于消化,且气味芬芳。基本可以知道,这个时候的茶叶是和其他肉类一起煮食,这是饮食文明和交际文明的体现。
到了唐朝,实际每个地域都产茶,可以知道茶在生活运用中的广泛。而在唐朝之前,茶叶就为了适应远方市场,而采取了压榨风干技术,便于储存。“前朝浮梁卖茶去”,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句子,茶叶商人走南闯北,贩卖优质茶叶获得丰厚的利润,才能娶到京都红极一时的歌舞女郎。
唐朝陆羽专门跑遍全国,收集研究茶的品种和使用。
那么当时是怎么喝茶的呢?
那些风干制成茶饼的茶叶,需要捣药用的杵,细细捣成粉末,然后这些细碎的粉末注入泉水或者干净的水,在炉火上煮沸,随着粉末和水的融合膨胀,会出现细小的浮沫,然后加上盐,还有一些干果,甚至五谷,慢慢熬,熬成稀粥一样的茶粥。
这样的茶粥,完全释放了茶叶内在的香气和营养,暖胃,清肠,芬芳,慢慢饮,慢慢喝。夏天里几盏茶,消暑清心,冬天里一碗暖茶,暖胃怡神。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原来古代人饮茶和我们不一样啊。但是又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就是在中国已经消失,在扶桑传承下来的古法抹茶。现在抹茶也是极其流行的一种茶风味,广泛用于餐饮糕点的制作。
沸水泡茶,是明朝之后,茶文化的改变,中国人可吃的东西太多,茶叶就专门晋升成一种饮品,以沸水冲泡为主,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原始的样子和芬芳。
那么说到这里,你就明白唐宋时期为何有捣茶这样的饮茶程序。
让我们看看几首关于捣茶的诗。
这是诗人写给一个清廉太守的美诗。
说你几年成为地方长官,自己家却清贫得像没有做官的人。
有客人来了,还要自己亲自去街上买酒,因为清贫,没有钱给属下发各种福利。
古代的官员,只有少量的俸禄,去一个地方,需要招兵买马充实自己的幕僚,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通常是借助名望,收受献金,这类的开支,只要不过分,往往也合情合理。当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纯粹是贪腐和中饱私囊了。
但是也有特别有原则和骨气的人,只拿着低微的俸禄做父母官,清正廉洁。那么这样的官员,很难有地方朋友和奢侈的生活。但是也正是如此,志向更伟大,胸襟更开阔。
那么没有灯红酒绿迎来送往的繁华,这位太守,常常公事之余,就是看书喝茶,讲学授药。
所以来到他的门庭,往往寂静幽宁。听不到笙歌繁华,听到的是童子静静捣碎茶叶的声响。人在红尘,却独有深山世外的一种清宁。这种清宁是创造的,也是一种对待人世的心理距离。
说几年太守,治理有方,马上要回到朝廷论功了,你的身后,没有那么趋炎附势的地方权贵,却是乡民百里相送,随车而行,依依不舍。
爱茶喝茶享受茶香清美的人,和红尘保持着应有的距离。这是茶带给人精神上的一种高洁恬淡。
如果不能去深山隐居,那么有茶香的地方,也是红尘里的洞府,洞见一片冰雪禅意。
在唐朝长安,天子脚下,万分的繁华热闹,然而就在这热闹里,一座松风庭院,竹斋小屋,成就了一个高人的隐居。
最大的隐居,就是身在繁华,而心不为尘世困扰,是最大的沉潜和修行。
这座小小庭院里,外国的僧人,曾经送给他古镜,四川深山里的客人有感他的大气清宁,送给了他最好的古琴。
他就在这十丈红尘深处,维持着清寒古雅的生活,站在竹子的房屋前晒着草药,在松树下的房间里,捣着茶叶,细细研磨。
我来到这里,仿佛置身在高山之背,而忘了这里是最繁华的长安城。
捣茶声声,忽然给人以穿越感。茶给人带来的一种山野的清香,捣茶带给人一种宁静悠远之感,是热红尘里的清凉地。
生活瞬间慢了下来。
这是送一个僧人回到山居寺院。
所谓禅茶一味。
你拿着锡杖,穿着袈裟,你去往的灵山,那灵山的晚霞都含笑等你归去。
晚春的泉水,没过了旧痕,生出了步步苔藓,那野火焚烧后的原野,梅花静静开放。
我能够想象你清贫而诗意的生活,在山中听雪,在窗户边细细捣着茶叶。
那清苦的生活如同茶香,天籁都属于你。
我最期望的是和你一起宿在山顶,说起我们从前的事,从前的巴山蜀水。
茶在唐宋,有着仪式感,是消磨时间,也是体会自然和生活。
那捣碎的茶叶,如何不像人生在岁月里流变,却不失去真我芬芳?
喝的是茶粥,品味的是岁月人生和流年。
既空灵,又饱满。
这首诗挺有意思。
春夏白天漫长,而人困倦,仆童们在捣茶,而主人已经准备午睡了。
贴心的仆人,赶紧停下手工,怕惊扰了主人的梦。
结果主人倒是没有这捣茶的声音,反而入不了梦。
他是这样对仆童说的,小调皮,你过来,我是非常困了,马上要睡觉。
你现在就关上大门,有客也不接待,不过,你还是可以慢慢捣茶。
你捣茶的声音,不会妨碍我睡觉滴。
实际上,没有这点持续的如同催眠的捣茶声,主人未必睡得安稳。那种杵声,在春夏之昼,让人安稳,因为一觉醒来,就有好茶喝,这种愿念,也让睡眠更加酣美吧。
梦中万水千山,醒来黄粱未熟,捣茶声在,是赚了又一生吧。
现在喝茶,肯定不需要捣茶。
但是一觉醒来,床头一杯茶叶泡在清水里,显露出如山如水的秀丽,也顿觉大千自然的美,都在茶水森林里。
不亦快哉。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道八项(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生活六项(建筑、庭院、空间、家具、素食、服饰)和艺术六项(书法、绘画、雕塑、摄影、手艺、法物)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zenar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