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运动方式,
早已深入人心,
甚至是许多人日常出行必备。
在“骑行热”持续爆火的同时,
我们也要关注,
骑行运动好在哪里?
骑行中总感觉到身体疼痛是什么原因?
如何才能科学骑行?
骑行运动益处多多
骑行运动好在哪里?
骑行时腿部的运动,能够把血液从血管末梢挤压运输回心脏,这强化了微血管组织。长期、规律地进行骑行运动,能使人的心肌收缩有力,增强心脏功能,同时促进外周血管的微循环。
骑行还会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帮助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骑车一段时间后人们会觉得大脑更清醒。健康中国平台发布的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证实,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到开发,防止大脑早衰及偏废。
骑行运动会增加肺部肌肉的收缩能力和肺通气量,长期坚持锻炼能显著增加肺活量。同时,因为骑行是室外运动,人在较好的空气质量环境下,配合增加的肺通气量,会明显提高肺的呼吸功能。
骑行是周期性的有氧运动,能使我们消耗较多的能量,燃烧更多的脂肪,同时塑造结实的肌肉。比起那些仅靠节食减肥的人,减肥效果更为显著,还能使身形更为匀称。
经常骑行能够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焦虑和沮丧情绪,培养乐观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骑行“疼痛”,你中招了哪个?
骑行对身体的益处不少,但在骑行中时常有些疼痛会找上门来,从膝盖、屁股、腰到肩膀、手腕……它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人体的股外肌、股二头肌和腓肠肌是进行蹬踏动作的主要肌肉,如果坐垫过低或过高,再加上骑行动作不规范,膝盖疼痛就会找上门。踏频(指1分钟脚踏转动一圈的次数)不当也会造成膝盖骨的疼痛。
这与长时间骑行有关。长时间骑行时,人们臀大肌使用过度,水肿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腿或屁股的疼痛或麻木,也被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如果在骑行时腰部比较挺直,这会给腰部增加负担,容易导致腰部肌肉疲劳损伤。
当手臂长期伸直握住把手且肩关节内旋的时候,由于力的相互性,把手也会给我们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最终会传导至我们的肩胛骨附近,导致手麻或肩麻。
骑行时会阴部则处于长时间的压迫和刺激状态,进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会导致前列腺区域疼痛不适,对于女性来说也会造成阴部的血管和神经受压,导致会阴部麻木疼痛。
科学骑行要注意什么?
要想好好体验骑行的乐趣,避免错误的骑行方式是关键,不仅在骑行中要注意姿势、时长,骑行前的准备以及结束后的休息也很重要。
骑行前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自行车。普通自行车适合平坦的城市道路;公路自行车适合高速骑行和长途旅行;山地自行车更适用于多变的地形,如山地和泥泞道路。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同时,要做好准备充足。调节坐垫高度,脚踏踩到最下端位置时,膝关节稍稍弯曲(膝关节角度约为170°)即可;车把手与坐垫的垂直方向落差小于5厘米;仔细检查刹车、轮胎气压、照明等是否灵敏可靠,性能是否良好;佩戴好安全头盔、手套、骑行眼镜等护具,必要时可穿着颜色鲜艳的骑行服;进行骑行前可进行交替抱膝、拉伸肱四头肌、上拉腿部、交替摆腿等热身运动。
骑行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肘部稍微弯曲,避免过度伸直,身体适度前倾;用腹部发力,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很自然地伸直背部且自然居中,放松手臂和肩膀的其他肌肉;用脚尖(脚掌前1/3)是最为省力的蹬踏方式,这个姿势可以使脚的上下摆动幅度增大,从而带动跟腱拉动小腿后侧的肌肉运动,使整个肌肉群运动;膝盖尽量保持垂直地上下运动,不要内扣或外翻,避免前后晃动。
另外,也要控制好骑行时长,过度骑行得不偿失,建议1小时左右为宜,每周3次左右,踏频每分钟60—80次,运动量最好循序渐进。
户外骑行结束后,由于心脏跳动加快、肺活量增加,如果马上坐下或蹲下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最好适当慢走几分钟,拉伸一下身体,心率相对平稳后再休息。
如果平时就有慢性疼痛或骑行后出现四肢关节或颈腰背部不适等相关健康问题,要及时到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诊治和评估。
今日推荐视频
为什么加了洗涤用品之后,
那些用水洗不掉的污渍
就能洗掉了呢?
让我们通过视频
从日常清洁用品入手,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和作用方式,
让大家对表面活性剂有个初步印象。
编辑:李婉欣、谭子璇
审阅:莫文艺、冯海波、刘肖勇
综合:健康中国、科普中国、科学辟谣、蝌蚪五线谱、人民网科普
图源: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