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甚至是明目张胆地在校园公共区域进行。
心理暴力:使用侮辱性的语言、谩骂或讽刺来伤害同学的自尊心,排挤与孤立不喜欢的同学使其感到孤独和被边缘化,散布谣言或关于同学的不实信息,损害其名誉和人际关系。
肢体暴力:包括打、踢、推搡、殴打等身体上的直接攻击行为,或故意破坏、损坏同学的个人物品,如书籍、电子设备等。
网络欺凌: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01
对被欺凌者的危害:
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严重的心理、精神创伤,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某些情况下,部分受欺凌者会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
02
对欺凌者的危害:
会导致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
03
对旁观者的危害:
往往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保身以自保,或不自觉地加入欺凌行列。
1
保持镇定:遇到校园欺凌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激怒对方,尽量拖延时间,寻找机会求救。
2
及时求助:向路人呼救,或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向老师、家长报告,必要时报警。
3
加强自我保护: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4
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加强法制教育:
通过定期的法制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严肃性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合理表达情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形成家校合力:
家庭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和心理状态,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共同预防和解决问题。
倡导文明校园文化:
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友好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体育和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他们将精力投入到有益身心的活动中。
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校园欺凌说“不”!愿所有同学的青春都能被温柔以待。
撰稿 | 教育处 罗浩
审核 | 钟白薇(一审)徐瑛(二审)
编辑 | 党政办
责任编辑 | 黄艳(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