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你是在织布吗?
作者:毕淑敏
在我正式写作十年以后,当我44岁的时候,完成了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名为《红处方》。
在这之前,我一直在踌躇,自己要不要写长篇小说?因为它对人的精神和体力,都是一场马拉松。我是个青年时代遭过苦的人,对所有长途跋涉的行动,都要三思而后行。我甚至想过是不是一辈子不写长篇小说?因为有好几位我所尊敬的作家,写完长篇后撒手人寰,使我在敬佩的同时,惊悸不止,最后还是决定写,因为我心中的这个故事,像一颗泡过水的黄豆,不断膨胀着,呼唤着我。
写作也像做衣服,先要有材料。鲁迅先生所说,宁可将小说素材压成速写,不可将作速写的材料拉成小说,讲的便是量体裁衣的规则。在我对生活感受的储存里,有许多材料,它们像一些彩色的布头,每当我打开包袱皮,就闪烁着翻滚着跳到眼前,拼命表现自己,希望早些进入笔下。我总是慢慢地审视着它们,估摸着自己裁剪缝纫的技艺,不敢贸然动手。这其中有一堆素色的棉花,沉实地裹成一团,我数次因了它的滞重而绕过,它又在暗夜的思索中,经纬分明地浮现。
这就是我在戒毒医院的身感神受,也许不仅仅是那数月间的有限体验。也是我从医二十余年心灵感触的凝聚与扩散。我又查阅了许多资料,几乎将国内有关戒毒方面的图书读尽。
以一位前医生和一位现作家为职业的我,感觉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是一个视责任为人职的人。
我决定写这部长篇小说。前期准备完成以后,接下来的具体问题就是——在哪里写呢?古话说,大隐隐于市。我不是高人,没法在北京高分贝的声波中定下心来。便向领导告了假,到了我母亲居住的地方。那是北方的一座小城,并不是我父母的故乡,但他们离休后一直住在那里。父亲最后的时光在那里度过,安息在那片土地上。幽静的院落被一种深沉的暮气索绕,使我的心境浸入一种生命晚期的苍凉。
母亲问我选在家中哪一间房屋写作,按她的意思,是将我安顿在一间大大的朝阳房屋,那是整所住宅中最豁亮的地方。我迟疑着,想象中我未曾落笔的小说,似是一种更为凝重的调子。我最后选定了父亲生前的卧室。自老人仙逝以后,房门紧闭,一种极端的整洁和肃穆凝结在每一立方厘米的空气中。推开门来,是父亲巨大的遗像,关切地俯视着我。正是冬天,母亲说,这屋冷啊。我说,不怕。我希望自己在写作的全过程中,始终感到微微的寒意,它督我努力,促我警醒。
写作长篇小说,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可怕。在大约3个月的时间里,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工厂的工人一般准时,每天以大约5000个字的匀速推进着。有不少时候,我很想写得更多一些,汹涌的思绪,仿佛要代替我的手指敲击计算机键盘,欲罢不能。但我克制住自己的激情,强行中止写作,去和妈妈聊天。这不但是写作控制力的需要,更因为我既为人子,居在家中,和母亲的交流就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母亲从不问我写的是什么,只是偶尔推开我的房门,不发出任何声响地静静看着我,许久许久。我知道这种探望对她是何种重要,就隐忍了很长时间,但有一天终于耐不住了,对她说,妈,您不能时不时地这样瞧着我。您对我太重要了,您一推门,我的心思就立刻集中到您身上,事实上停止了写作。我没法锻炼出对您的出现置若罔闻的能力……
从此母亲不再看我,只是与我约定了每日三餐的时间,到了吃饭的钟点,要我自动走出那间紧闭的屋子,坐到饭厅。偶尔我会沉浸在写作的惯性中,忘了时辰,母亲会极轻地敲敲门。我恍然大悟地跑出去,才发现母亲守在餐桌旁,菜已凉,粥已冷,馒头不再冒气,面条凝成一坨……我怪她为什么不自己先吃一点,她总是说,你爸爸在的时候,我也总是等他一起吃。
于是母女相对无言。以后的日子,我再不敢丝毫贻误吃饭。
打印出稿纸越积越厚了,母亲有一次对我说,女儿,你是在织布吗?
我说,布是怎样织出来的,我没见过啊。
母亲说,织布女人,要想织出上等的好布来,就得钻到一间像地窖样的房子里,每日早早地进屋,晚晚地才出来,不能叫人打搅,也不跟别人说话。
我说,布难道也像冬储大白菜似的,需遮风避雨不见光吗?
母亲说,地窖里土气潮湿,布丝不易断,织出的布才平整,人心绪不一样,手下的劲道也是不同的。气力有大小,布的松紧也就不相同。人若是能坚持一天不说话,心里的那口气是饱满均匀的,绵绵长长地吐出来,织的布才会像潭水一般光滑。
我凛然一惊。
母亲的话里有许多深刻的道理,可惜我听到它的时候,生平的第一匹长布,己是疙疙瘩瘩地快要织完了。
好在我以后还会不断地织下去,穷毕生精力,争取织出一幅好布,以告慰无微不至关怀我的母亲,告慰父亲九天之上的英灵。
写作的10条规律
毕淑敏
写作是没有秘密的。但是有规律,万物皆有规律。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理由,文学要透支写作者的生命,耗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所谓的秘密就是文学创作有规律可循。到底有哪些规律呢?
第一条规律:创作的理由。
心理学上讲“人是需要理由的动物”,没有为什么。当你决定写作的时候,应当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作?
我当初写作是因为在西藏阿里当兵时,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目睹诸多的生死离别,为了真实记录这个一个个真实的瞬间而拿起了手的笔。
写作如果不能触及到灵魂,触及到生命的本质,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和担当,如此清苦寂寞之路之路很难长久走下去。
今天的文学,已经走到了老的手艺人的状况,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在文学的道路上走的人,大都是因为喜欢热爱而已,所以依然是那样的坚定和执着。
第二条规律:资源。
写作是出卖资源的行当,每个人的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的。
我的资源,西藏阿里当兵、学医、上心理学、读鲁迅文学院,环游世界、去北极等等这些都是我的资源。
关于资源的积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阅读。读书开阔视野,也培养语境。几十年来,我做到了坚持日日读书,从不间断,这就是积累,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新鲜的部分,读书越多,阅读速度越快,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为了方便阅读,一直想在国家图书馆周围买套房子,由于房价问题,未能如愿,在先生的支持下,倾全家之财力,最终在首都图书馆旁边安下了家,充分享受了优质的社会资源。
搬家时,80个纸箱子,书10吨,一开始搬运师傅没太在乎我这些纸箱子,搬运过程中他们才体会到了这些纸箱子是那样的沉。
爱写作的女人,后院一定要稳,后院稳了,丈夫支持你写作,才能把心静下来,写出好的作品。
资源要可持续发展,写作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处处皆学问,发现生活中的美,写出吸引人、打动人的好作品。
第三个规律:强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点,强点就是优点,长处,最有力的一部分。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强点,长处发挥到极致。我们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力量用在修补自己的弱点上,而我们的弱点即便补得再好,也只能是持平,所以,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走得远,走的更好。
对于弱点部分,当然要去补,破的不像样当然不行。当然差不多就行,或者避开它。人都有碰撞不得的心结,对于解不开的心结怎么办?
一位德高望重的心理学家说:“我知道我的心结在哪里,我绕开它。”绕开不是回避,而是为了实现目标作出取舍。
第四个规律:读人间这部大书。
不仅要和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也要和不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
与不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比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收获一点也不小,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喜欢你,才能给你最尖锐、最深刻、最到位的批评。
既要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抱着学习的态度,把姿态放下,把心态放平,观察社会,进行理性思考。
第五个规律:选对题材。
其一、不要跟风。其二、不要追求过于惊险的东西。其三、不要媚俗。写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即便做不到有傲骨,起码要做到不能骨质疏松。
那么我们应该写什么呢?如果说写作有诀窍的话,就是写你最熟悉的东西,越是朴素的东西,往往能提炼出闪光的亮点来。
第六个规律:确立自己的写作风格。
写作之初就确立自己的风格,可事半功倍,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写什么。
坚持自己的风格很不易,因为各种风格的文字太多了,比较容易眼花缭乱,对自己提出要求和随波逐流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要用定力确定自己的写作风格。
第七个规律:确定语言风格。
落笔时就要有一个基本的方向。然后通过一以贯之的努力,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我非常欣赏著名诗人作家周涛的语言风格,她说,五千个汉字是我的兵马,我驱动着五千个汉字在文学的田野里驰骋。
第八个规律:结构。
文章的结构就像人体一样,体态匀称,坚定有力,胸有成竹,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人,有魅力的人。骨架很重要,小文章要注意,大文章更要注意。
第九条规律:听取意见。
写作者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哪怕是恶意的,也要从正面去理解。写作者很虚弱,我的体会是刚写完一部大部头的作品时,有一种大病初愈的感觉。
第十条规律:修改。
鲁迅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删去,文章就会精彩很多。
改的时候,不要“畏上”,不管对方是评论家,还是名家,将他所有的光环去掉,只看意见部分,去辨析自己的文章。
文学作品要给人温暖。负面的东西,可以挖掘出美好的东西。
写作没有什么可神秘的,无非就是多读、多思考,多写而已。佳作不是刻意写出来的,是作者和时代、社会人生碰撞出来的。
👇立即订阅👇
【七位散文作家的散文写作课】
(纯享课,可以永久回放)
7位散文作家
600+分钟系统音频课
数十年散文写作实战经验
陪你发现,散文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更有
5节答疑视频回放+1000多页课程资料
帮你学习巩固,一站式解决学习困惑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