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dvances》: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高吸收率纳米结构粉末

文摘   2024-09-27 15:35   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金属增材制造(AM)技术在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及能源产业中展现出广泛应用的潜能。然而,对于高反射性和高熔点金属的自由形态打印,仍面临由粉末材料光学热性能局限所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在近红外频谱范围内,铜、银及其共晶合金展现的低吸收率(即高反射性)与高热导率,增加了激光扫描沉积过程中局部温度精准控制的难度。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工艺中,难熔金属经历很大的温度梯度,可能导致固化后残余应力积累及裂纹形成。因此,深入研究粉末原料与激光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提升材料吸收效率,对于拓宽可打印材料范畴至高反射性和难熔金属(如铜、银、钨)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运用高功率激光系统增强能量输入,还包括向金属粉末中掺入纳米颗粒作为增强吸收的可行策略。已有研究成功利用纳米材料组装的铜粉直接打印高纯度铜及铜合金,揭示出相较于未经处理的铜粉,铜粉室温下的吸光率显著提升至约60%。然而,即便在低至0.1%的添加比例下,添加剂界面处仍易形成裂纹。另外,将石墨烯纳米片按类似比例掺入铜粉中,亦能有效增进打印件的光吸收能力和致密度。此外,通过化学蚀刻去除废粉表面氧化层,可恢复类似新粉的吸收性能,尽管此类方法主要着眼于通过消除氧化物来延长粉末使用寿命。

鉴于此,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表面改性工艺,旨在不经合金化或添加辅助材料,单独提升金属粉末的吸光性能,特别是针对高反射性和难熔金属。借助湿法化学蚀刻技术,粉末表面被赋予纳米级别的结构特征,显著提高了材料对激光能量的吸收。通过原位量热分析、单颗粒尺度上的电磁场模拟及粉末床的扫描轨迹追踪模拟,团队验证了由于表面纳米结构导致局部吸收增强,从而吸收率获得提升。尽管打印件的整体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此表面改性处理的粉末能够在功率较低(100W至500W)的激光金属3D打印系统中,成功制备出高纯度铜和钨的结构元件。该研究提出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对激光功率的需求,还为打印高反射性和难熔纯金属提供了新途径,其能耗水平与商业化合金材料相当。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High absorptivity nanotextured powder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图1. 蚀刻前后纳米结构粉末的表面形貌变化。

图2. 纳米结构粉末吸光率增强的实验及模拟示意图。

图3. 打印过程中相对密度和XCT密度的变化。

图4. 使用纳米结构粉末对铜和典型结构进行低能量密度打印。


-编辑:王云飞-

-审核:丁孝禹-

-终审:王梁-

20

24

浙江工业大学

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

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
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最新科研学术进展和最新动态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