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加密货币被视为商品,个人持有并不违法!中文区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政策正在转变!

文摘   2024-11-28 16:57   湖南  

中国加密货币政策的转变可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去中心化技术日益重要的今天,政策的适度调整将对中国和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加密货币的监管上持续加强,然而,上海一法院的一项裁决让公众对中国未来的加密货币政策走向充满期待。这一裁决指出,加密货币在中国被视为商品,且个人持有并不违法。这一判决背后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加密货币政策和区块链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2025年中国会全面支持虚拟货币,整合到我们消费方式支付的时候你就可以使用比特币或者以太坊直接支付,现在银行已经开始使用区块链,2025年我们的消费方式会全面改变,国家也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进入wbe3 美国已经在蠢蠢欲动想要用加密货币来还35万亿美金的国债,这就是趋势。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件由加密货币发行融资服务合同效力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最后案件裁定明确指出,个人单纯持有加密货币并不违法,这意味着在法律层面上,个人可以合法持有比特币等加密资产。

案件法官孙洁表示,尽管中国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加密货币本身作为一种虚拟商品,具有合法财产权。虽然国家禁止使用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但并未禁止个人持有或转移加密货币资产。这表明,中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加密货币在某种程度上仍被赋予了商品属性和财产权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裁定的出台,正值中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之际。自2017年起,中国相继叫停了境内所有ICO(首次代币发行)活动,并在2021年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这些严格的政策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加密货币活动最受限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上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中国全面禁止了加密货币交易,并大规模清退挖矿企业;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却大力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官方曾多次强调区块链是“未来技术的核心”,并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和供应链的创新。

这种政策矛盾的核心在于,中国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同时避免加密货币对金融稳定和资本外流的潜在风险。然而,完全剥离加密货币与区块链的联系并不现实,因为加密货币是当前区块链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严厉,但近年来出现了政策松动的迹象。例如,香港在监管层面积极推进加密货币相关政策,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合法的交易平台。这一开放姿态被认为是中国大陆在政策上“放风”的试验田。此外,中国还在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并试图在此过程中借鉴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与生态经验。

外媒:中国可能在三个月内解除加密禁令

该传闻似乎肇始于上月26 日,加密货币媒体《CoinPedia》报道指出,由于香港方面正式批准了比特币、以太坊这两大加密货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中国针对加密货币的政策可能将出现重要转折:

香港批准ETF 对中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尽管香港在金融事务上拥有自主权,但香港试图成为数位资产中心的努力可能会促使中国大陆重新考虑其加密货币禁令。
中国可能会看到重新参与加密货币市场的机会,这些ETF 的成功能够展示出受监管的合规加密资产的投资潜力,解决中国对金融稳定和非法活动的担忧。

另一方面,《CoinPedia》补充称,美国在今年1 月推出的比特币现货ETF 作为先例,可能也会影响中国当局的决策:

美国的比特币现货ETF 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净流入资金,这可能会影响中国对于比特币禁令的决定。


中国学者:比特币是商品

另外,近期在中国法学界也传出对于比特币的肯定声音,在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江苏省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等机构举办的一场题为「数位货币作为犯罪对象的司法认定」的研究会上,不少中国法学学者都表示,虽然比特币目前在中国并未被赋予合法地位,但比特币也应该被归类为商品。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8 个国家提供了现货比特币ETF,某种意义上比特币已经成为了黄金2.0,在流动性、隐秘性、不可篡改性、稀缺性等多方面可类比黄金,因此比特币类似于一种网际网路上的商品,具有交换价值,符合财物的本质特征。
——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颖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可以是财产,公民个体之间可以将其作为交易对象,因此民法、刑法应当给予必要的财产保护秩序。
—— 中国政法大学网路法学研究所郭旨龙
总体来看,针对数位货币是不是财产没有一个本质的界定,从现阶段来看,数位货币在中国的法律秩序空间比较小,但也并没有被完全禁止,它不属于违禁品,在事实上能够交易、具备经济价值,便能够认定为财产。—— 北京大学法学院车浩

老四网络创未来
介绍区块链基础知识与尼范博士四哥网络发展详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