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二模嘉定区文言文阅读 一 《释法显传》注释以及翻译

2024-09-25 20:36   上海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20分)

①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有三兄并髫龀而亡。父恐祸及显,三岁便度为沙弥,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以送还寺,信(随便,放任)宿便差(大致还可以:),不肯复归。十岁遭父忧。叔父以其母寡独不立,逼使还俗。显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

注释 :①髫龀:年幼。髫:音tiáo,龀:音chèn

翻译 :①释法显,姓龚,平阳郡武阳县人,他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时夭亡,其父害怕祸及法显,在他三岁时便让他出家做了沙弥。后来法显被接到家中住了几年,得了重病即将不治,其父因而把他送还回寺庙,回到庙中住了一晚病就好了,于是法显再不肯回家。法显十岁时父亲去世,他的叔父见其母寡独无依,遂逼法显还俗,法显道:“我原本也不是因为父亲在世才出家的,而是真心想远离尘俗,所以皈依佛教的”叔父认为他的话也有道理,也就不再勉强。

②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任缘委命(把自己交付给因缘和天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又蹑悬緪(緪:粗绳索,音ɡēnɡ)过河数十余处,皆汉之张骞、甘父所不至也。次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余国。

翻译 :②法显经常感慨经律经典有所错乱缺漏,因而誓愿寻求。在晋隆安三年,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出发,往西渡越沙漠。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然无有所见,无法估测自身所在,唯有以看太阳来辨别方向,望死人枯骨以标识道路。法显已将自身交付因缘与天命,心中坦荡无所畏惧直穿险阻。过了不久到达葱岭。葱岭之上终年积雪,山路艰难甚危,峭壁可至千仞。往昔有人在此开凿石壁以通道路,并在其旁建造梯道,像这样的石梯法显一行走过了七百多道。他们又小心翼翼踩着悬空的粗绳渡过河流,像这样的地方也经过数十处,哪怕是汉朝的张骞、甘父也没有走过。接着他们又翻越小雪山,遇到寒风突然吹起,慧景冻得全身战栗无法前行,对法显说:“我不行了,你要继续往前,不要一起死在这里。”说罢而亡。法显抚摸着慧景哭道:“你取经的心愿竟不能实现,命也奈何!”法显于是以一己之力孤身前行,越过了雪山天险,一共经历了三十多个国家。

③将至天竺。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素,而神气俊远。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显问曰:“向耆年(qí nián,意思是老年人)是谁耶?”答云:“头陀迦叶大弟子也。”显方大惋恨,追至山所,有横石塞于室口,遂不得入。显流涕而去。

翻译 :将要到达天竺国。遇到一位道人,年约九十,仪容服饰简单朴素,但神态气度俊逸不同凡俗。法显虽觉此人风雅绝伦,但他并没有想到这是一位圣人。此后他又遇见了一位少年僧人,法显问道:“刚才那位老者是谁?”少年僧人回答道:“是佛陀大弟子,头陀行第一的迦叶尊者。” 法显大感懊悔,又返身追赶回到山中。这时有一块横躺的大石堵住了山室的入口而无法进入,法显只好流泪离去。

④后至中天竺。显留三年,学梵语梵书。方躬自书写。于是持经像,寄附商客,到师子国。显同旅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

翻译 :④法显后来到了中天竺。法显在此留学三年,学习了梵语梵书,并亲自将经文写下来。于是带着佛经、佛像,随商人到达了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这时与他一同西行的十余位同伴,有的留在中途,有的已经亡故,法显环顾左右,唯剩独自一人,常常悲痛感慨不已。

⑤停二年,附商人大舶循海而还,复随他商东适广州。举帆二十余日,夜忽大风,合舶震惧。众咸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共欲推之。法显檀越施主,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声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众咸恸惜。

翻译 :⑤法显在师子国停留了二年,随商人海船沿海路回国,法显又随同其他商人东去广州。船行二十余日,一天夜里忽遇大风,一船人非常惊惧,大家商议道:“因为带了一位僧侣才使我们如此狼狈,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使整条船上的人一起死去。”于是众人要把法显弃到海岛上去护持法显的施主厉声斥责那些商人:“你们若要抛弃这位僧人,那就把我也扔下去,不然你们就把我杀掉。”后来法显到了荆州,在辛寺圆寂,享年八十六岁。众人对他的死都十分痛惜。

(选自五代梁释慧皎《高僧传》,有删改。)

[注释]①髫龀:年幼。髫:音tiáo,龀:音chèn。②沙弥:初出家的男性佛教徒。③緪:粗绳索,音ɡēnɡ。④甘父:胡人,奉汉武帝命,扈从张骞出使大月氏。⑤头陀迦叶:头陀:僧人。迦叶:指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⑥师子国: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⑦檀越:施主,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信宿便()          (2)遇寒风起(        )

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常慨经律舛阙()

A.艰困散佚        B.违逆阙如        C.错乱缺失        D.迷失不顺

(2)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

A.安坐            B.徒然            C.恰巧            D.由于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四 顾 茫 茫 莫 测 所 之 唯 视 日 以 准 东 西 望 人 骨 以 标 行 路 耳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法显檀越厉声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

19.上文第①段介绍法显叔父想让法显还俗尽责,但是最终作罢,是因为:                  (3分)

20.世人称誉法显是早于唐代玄奘的天竺取经第一人,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经文,《大唐西域记》“论赞”称玄奘在印度“亲承梵学”,但“无忘返迹”,“逾葱岭之危磴,越沙碛之险路”,回到故国。法显与玄奘的经历、成果和精神相似,请结合上文具体内容,对此加以评析。(5分)

【答案】15.     ①. 差(同“瘥chài”,病愈)    ②. 暴(突然)   

16. ①.C    ②. D   

17. 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   

18. 法显的施主以严厉的声音呵斥那些商人:“你们如果要把这个和尚扔下船,那也应当我把一起扔下去,不这样的话,你们现在就先杀了我。”   

19. 法显认为自己出家本不是因为有父母亲,而是自己想要远离尘俗;叔父虽希望法显还俗尽责奉亲,但发现其对佛教信仰坚定,说法在理。   

20. 法显和玄奘都是从长安出发,途经沙漠、雪山,经过三十多国,最终到达天竺,后又历经艰险回国;其成果是在天竺学习梵文,取回经书佛像。法显为了解决经书讹误缺失的问题,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远赴天竺,学成后又坚定返国,其意志坚定,精神伟岸。法显和玄奘的取经故事启发今天的学子:在学习和事业上树立远大志向,并为此不懈奋斗,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差”,同“瘥(chài)”,病愈。句意:法显回到庙中住了一晚病就好了。(这是本题目的易错点)

(2)“暴”,突然。句意:遇到寒风突然吹起。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1)“舛阙”,句意:法显经常感慨经律经典有所错乱缺漏。

故选C

(2)“坐”,因为,由于。句意:因为带了一位僧人才使我们如此狼狈。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四顾茫然无有所见,无法估测自身所在,唯有以看太阳来辨别方向,望死人枯骨以标识道路。

“四顾茫茫”,是整个句子的状语,放在开头表示强调,应该单独成句,所以“茫茫”后断开;

“莫测”的宾语是“所之”,所以“所之”后断开;

“唯视日以准东西”和“望人骨以标行路耳”是对称的两个句子,“视日”“望人骨”相对应,所以“东西”后断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法显檀越”,法显的施主(或布施者);“下”,扔下(海);“不尔”,不这样的话;“见”,同“现”,“见杀”,杀了我。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可知,“最终作罢”的原因是:①法显认为自己出家本来就不是因为有父母亲,而是自己想要远离尘俗;②叔父虽希望法显还俗尽责奉亲,但发现其对佛教信仰坚定,说法在理。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经历、成果和精神。

经历:依据“发自长安。西渡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岭冬夏积雪,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凡所经历三十余国”等内容可知,法显和玄奘相似,都是从长安出发,途经沙漠、雪山,经过三十多国,最终到达天竺。又依据“显同旅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举帆二十余日,夜忽大风,合舶震惧”,甚至差点被扔下大海,可知是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国内。

成果:依据“显留三年,学梵语梵书。方躬自书写。于是持经像”,可知主要是在天竺学习梵文,取回经书佛像。

精神:法显“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是为了解决经书讹误缺失的问题,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远赴天竺,学成后又坚定返国,其意志坚定,精神伟岸。

法显和玄奘的取经故事,在今天仍有启发启发意义,在学习和事业上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此不懈奋斗,敢于挑战各种艰难困苦,最终总有收获。


到处诗境随时物华
①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②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③个人记录,有资料分享,也有教育心得,也有生活随笔,遵循内心随机发,介意勿扰。取关随意 ,来去自由。伸手党勿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