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小肿物的临床研究

文摘   2024-07-19 08:49   江苏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DOI10.3877/cma.j.issn.2095-7157.2024.02.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0558

作者单位: 300052 天津,天津大学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

通信作者:郑忠青,Emailzzheng01@tmu.edu.cn


【摘要】目的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切除方法。本研究评价改良ESE,即一点注射C型切开的ESE方法(CESE)治疗胃黏膜下小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1月至20208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内镜室行内镜下治疗的87例胃黏膜下小肿瘤(SMT,肿瘤长径≤2 cm)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C-ESE组(40例)和传统ESE组(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速度、黏膜下注射时间和次数、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术中超声内镜(EUS)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SE组手术时间(22.2±5.8min,传统ESE组为(35.4±1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ESE组手术速度(9.1±6.6mm2/min,快于传统ESE组的(4.7±4.7mm2/min P<0.001);CESE组黏膜下注射次数11,1)次,少于传统ESE组的33,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ESE组手术过程中均未使用术中EUS协助,和传统ESE组(7/47)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两组在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超过1年。所有患者均无需补充外科治疗,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论 对于胃SMT较小(肿瘤长径≤2 cm)的患者,采用C-ESE是可行且可靠的,比传统ESE手术更快,且大大减少了暴露病变的难度和术中EUS协助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黏膜下挖除术;C型切开法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是起源于消化道黏膜层以下各层(主要包括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隆起性病变[1]。最常见的肿瘤类型是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为代表的间叶组织肿瘤,其次包括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瘤、异位胰腺、囊肿、脂肪瘤、淋巴管瘤和血管瘤等[2-3]。对于>2 cmGIST或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提示形态可疑的SMT,国际指南建议切除。而<2 cmGIST是否需要切除或定期随访观察仍存在争议[4-6]。未给予明确诊断的随访检查,可能对患者造成巨大的情绪压力和心理负担[7-8],肿瘤本身体积的增大亦可能出现临床症状或恶性转化倾向[9-10]。由此,我国2023年指南[11]中提出,SMT的内镜治疗适应证为对于转移风险低且可能完整切除的消化道所有SMT都可考虑行内镜切除。并且,对于<2 cmSMT,尽管临床考虑良性且无症状的患者,如果存在不能或不愿规律复查监测以及内镜治疗意愿强烈的患者,仍可选择行内镜切除。2022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和欧洲胃肠病学会发布的指南[5-6]中也提到,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局限于黏膜深部或黏膜下层的小SMT,监测和切除都是可以接受的选择。因此,对于<2 cmSMT,内镜下切除可能是诊断和治疗的首选策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方面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已被广泛应用于SMT的治疗[12]。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cationESE) 是ESD的发展和延伸,主要适用于腔内生长的黏膜下肿物的内镜下治疗。文献报道ESE治疗SMT的完整切除率为90%~100%13-14]。然而,对于病变直径较小的SMT, 内镜下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黏膜下注射会使病变位置发生游离,甚至有时会导致小的靶病灶在视野中难以寻找。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良的ESE方法,即一点注射C型切开的C-ESE术式来避免上述问题。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61月至2020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7例胃黏膜下小肿瘤(肿瘤长径≤2 cm)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40例患者行C-ESE治疗, 47例患者行传统ESE治疗。本研究已获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审批号:IRB2023-WZ-185)。

1.纳入标准:(1)胃SMT病变长径≤2 cm;(2)术前EUS显示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CT显示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3)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1)严重凝血功能异常;(2)有重大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全麻;(3)妊娠及患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ESE治疗均由知识水平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完成。

二、手术方法

1.手术器械:GIFQ260J 副注水内镜、三角刀或钩刀(日本Olympus公司),注射针、止血钳、圈套器(德国Endo-Flex GmbH公司),氩气等离子凝固和高频电切装置(德国爱尔博电子医疗仪器公司),夹子装置(南京南微医学科技公司)。

2.C-ESE操作方法:省略病变边缘标记的步骤,直接给予1~2 ml美兰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黏膜下注射。黏膜层切开采用半环周C型切开,以黏膜下注射点为中点,延病灶边缘行C型切开,剥离暴露病灶后再行环周切开。以下步骤与常规ESE相同,如肿瘤剥离、伤口闭合等,完整C-ESE术式(图1)。


三、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开始至创面封闭完善所用时间;手术速度:操作面积除以手术时间,操作面积=(π×标本长径×标本短径)/4;黏膜下注射时间以及次数;整块切除:肿瘤在内镜下被整块切除且包膜完整;R0切除:完整切除的标本,各切缘均未见肿瘤残留;术中EUS使用例数;并发症:穿孔、出血发生例数。

四、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统计描述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以MQ1Q3)表示,用秩和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 Fisher精确概率法来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及病变的基线特征,两组患者在病变的位置、长径、组织学以及病变深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表1)。


与传统ESE组相比,C-ESE组手术时间、黏膜下注射时间以及次数明显减少(P0.001),手术速度明显加快(P=0.001)。并且C-ESE组均未使用术中EUS协助,和传统ESE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表2)。


两组的整体切除率和R0切除率均为100%,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出血、迟发穿孔等并发症。我们对所有87例患者进行了为期超过1年的监测,所有患者至少在术后3个月及1年行2次内镜检查,整体随访时间13.5~4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0±15.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需补充外科治疗,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SMT是消化道隆起性病变,通常形态规整,表面光滑,常见于胃,其次为食管、十二指肠和大肠,病变位置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平滑肌瘤最常出现在食管的下1/3区域,而胃间质瘤是胃中最常见的SMT15]。通常,直径<2 cmSMT是在常规内镜检查和放射检查时偶然发现的,0.3%的中年人在健康检查时发现胃SMT,其中一半被认为是肿瘤性病变[16]。有研究显示,成人尸检中高达20%均会发现<2 cm的间质瘤[17]。虽然这些发生于胃部的小肿瘤大多临床表现不明显,但一些起源于黏膜下层,经EUS鉴定具有恶性潜能[18-19]。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胃SMT

对偶然发现<2 cmGIST的处理仍有争议。无论有丝分裂率如何,这种大小的病变的转移发生率均接近020]。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被认为是标准的方法,然而创伤较大,在建立ESD技术后,内镜下切除被认为是可行的。其他的治疗方案包括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手术[21],非暴露内镜胃壁翻转术[22],内镜全层切除术[23]和内镜束带结扎术[24]等。多项研究比较了内镜下治疗和腹腔镜对于<5 cm,甚至<2 cmGIST患者的疗效[25-27]。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内镜下治疗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显著降低。在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重要的是,在大约3年中,肿瘤的复发率没有显著差异。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中指出,对于<2 cmGIST,如果临床决定是切除,与手术相比,内镜下的治疗方法可能被认为是可接受的替代治疗方法[5]。但是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究竟哪一种内镜治疗方式是最优的。

ESE在经典ESD治疗基础上的延申,主要用于病变凸向腔内的SMT的内镜下治疗[28]。通常,常规的ESE手术是沿病变边缘做环周标记点,后在黏膜下层进行全方位注射,但注射有可能使SMT在黏膜下层发生游离而偏移,尤其是当直径<2 cm时,甚至可能完全偏离标记点以至于病变难以发现。有研究提出,在EUS指导下进行黏膜下注射,可能确保注射在SMT下方或检查注射是否准确[29-31]。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少量黏膜下注射技术对传统的ESE进行了改进。首先,我们省略了边缘标记的步骤,因为对于黏膜下肿物,黏膜下注射后病变本身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移位,可能会和标记点产生位移,失去标记定位的价值。本研究中的C-ESE方法直接于病变边缘约1 cm处行黏膜下注射,注射量控制为1~2 ml。传统ESE足量的黏膜下注射,可能使病变向边缘外任意方向移动,使小的SMT病变在剥开黏膜层后难以发现。少量的1~2 ml的黏膜下注射可将病灶向相反方向推移,而避免向任何方向的可能性。换言之,寻找病灶的目标区域从圆形缩小为不超过半圆形,以更有效、快捷地暴露病灶,大大减少术中EUS的可能性,本研究中,C-ESE组均无需术中EUS的协助,均可准确暴露病变。

黏膜下注射后接下来的步骤是以注射点为中点,先沿靶病变的半周缘做半周的C型切口,然后剥离暴露病灶后再行环周切开。如果直接行常规环周切开,术者可能会失去小剂量黏膜下注射创造的半圆形区域范围,C型切口主要起到保持指引方向的作用。以下步骤与常规ESE相同,如肿瘤剥离、伤口闭合等。本研究显示采取C-ESE方式较传统ESE相比,手术操作简单,黏膜下注射只需1次,整体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速度明显提升。

本研究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均为100%。无术后穿孔、迟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研究中部分病理回报为间质瘤,有丝分裂指数均<5/50 hfs。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平均13.3个月的随访。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但仍建议长期随访。

目前本研究数据可以表明,使用少量注射技术和半周切口的C-ESE法对于长径不超过2 cm的胃SMT进行完整的内镜切除是可行的,并且比传统的ESE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且大大降低了术中EUS协助的可能性,更加的可靠。

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潜在的选择偏倚,因为本研究是基于单中心的有限经验,回顾性比较C-ESE与传统ESE的手术时间、手术速度、黏膜下注射时间及次数等。其次,随访时间可能太短,无法讨论长期结果。因此,未来也许需要通过多中心和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参考文献(略)

姚双喆,荆洋,王邦茂,等.一种改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小肿物的临床研究[J/CD.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24112: 88-93.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提供胃肠内镜方面最新咨询及学科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