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算法能力、算力水平、数据规模的综合提升为大模型技术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大模型在感知、认知、推理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现阶段对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和解决能力相对不足。智能体(AI Agent)以大模型为智能底座,具备自主感知、理解、规划、记忆、行动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够自动化执行复杂任务,有效克服大模型“有脑无手”的短板,解决大模型落地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
智能体技术加速演进,国内外掀起研究热潮
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产学研用各方均期望借助智能体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在技术演进方面,智能体的研究先后经历了符号智能体、反应式智能体、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体、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智能体、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五个重要阶段,理论基础不断夯实,应用性能逐步增强。在技术能力方面,智能体重构人机交互模式,通过智能体工作流、多智能体协同及端侧智能体等多方向发力,可显著提升任务执行的质量及效率。智能体工作流推动从静态输出到动态迭代转变,通过合理规划和多轮迭代实现更高质量的输出。多智能体交互协同中通过对任务的合理分解,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高对复杂任务的适应和处理能力。端侧智能技术赋予智能体在算力、存储、能耗受限的终端设备上部署运行的能力,通过模型压缩和硬件加速实现性能与效率的平衡。
智能体技术特征显著,革新原生应用范式
作为典型的人工智能原生应用形态,基于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体可以实现规划决策、工具调用、长期记忆、任务执行。规划决策方面,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目标能够制定最优的行动策略。在任务解析、思维链推理、自我反思和回顾链微调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工具调用方面,智能体工具调用赋予其与外部环境、资源互动的能力,从而借助外部能力弥补自身不足。长期记忆方面,通过模拟人类记忆机制,智能体长期记忆可以积累历史交互、执行经验,对智能体的逻辑推理与任务规划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任务执行方面,智能体将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实现对周边环境的正向反馈,通过流程自动化技术和各类外部工具,可执行各类具体任务并完成既定目标。
智能体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产品服务不断提升
智能体通过精准决策和自动化操作,能够快速理解和响应各类业务需求,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研发设计方面,智能体可以分析客群,挖掘用户需求,自动生成设计方案、实现产品的动态定制和实时调整、推出创新性的产品,可大幅降低研发设计的成本,增强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生产制造方面,智能体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市场需求可有效优化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库存成本和供应风险。营销服务方面,智能体可以动态调研市场数据,集成智能客服产品,并根据客户的画像和行为提供个性化营销服务,进而提升营销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经营管理方面,智能体通过对市场数据进行建模,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需求发布等,可以为供应链、客户资源、人力资源、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智能体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推动应用普惠向实
大模型技术和智能体应用双轮驱动,加速人工智能持续走深向实。技术方面,多智能体高效协作、智能体工作流优化、人机高效协同等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以智能体技术为代表的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预示着人工智能服务将由辅助型升级为自主型的重大飞跃。应用方面,未来智能体应用生态和平台工具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不断降低智能体应用部署门槛。随着智能体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提升,将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主观体验。安全方面,完善隐私信息和安全保护机制,确保技术可信可控将成为智能体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智能体研发将更加注重与人类价值观的高度对齐。
作者简介
董晓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台与工程化部副主任,长期跟踪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牵头多项国际和国内人工智能标准制定工作,参与《大模型落地路线图研究报告》等多篇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联系方式:
13521850718
dongxiaofei@caict.ac.cn
张学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参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应用评估方法》《客服中心智能化技术和应用研究报告》等多项标准规范及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联系方式:
15722924458
zhangxueqiang@caict.ac.cn
曹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台与工程化部主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TC1WG1(互联网应用总体及人工智能工作组)组长,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主要牵头可信AI人工智能评测标准体系和能力建设,牵头工程化能力等相关评估规范制定与评测等。
联系方式:
13811659138
caofeng@caict.ac.cn
于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智能体、计算机视觉,参与多篇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联系方式:
16601067879
yuda@caict.ac.cn
校 审 | 谨 言、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